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扩大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D.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
2021-09-26更新 | 24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图2 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分析》


请回答: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撰写一份分析报告。(论题明确、信息准确、解释合理、史实充分、结论具有现实意义)
3 . 1979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建台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国产幸福可乐(见右图)。对此理解理解有误的是(     
A.意识形态对立的淡化B.商品经济意识的增强
C.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D.体现了改革开放政策
4 . 下图为1978~1984年间我国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图。据此可知
A.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B.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C.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D.发展第三产业迫在眉睫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工业在百废待兴基础上发展起来,迄今为止辽宁已建立起相对独立、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下图是1949-2018年辽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贡献率的比重指标图。


注:19491997年工业统计为乡及乡以上工业口径,19982006年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2007年以后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据《辽宁统计年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图3中的任意两个时间阶段,就建国70年来辽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贡献率的比重情况,加以说明。(要求:阶段划分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发展特色鲜明,又一脉相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张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成就与结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生产资料类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倍数比较

             类别
       倍数
比较年份
石油发电量化肥水泥破酸发电设备
1978年/195323.59.4236.535.6222.922.834.880611
2003年/197810.12.71.67.44.813.75.17.67

据贾国雄《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1)根据上面图、表,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中国经济GDP增速、生产资料类工业品增速的不同特征。
(2)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021-05-05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工业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读图,回答问题。

图1   20世纪5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图2   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1)解读图1,指出该时期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并对其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2)解读图2,指出该时期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并对其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图3   1978年以来现代化建设成就



(3)据图3,概括1978年以后中国工业发展的新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说明中国工业怎样才能保持持续发展。
2021-06-16更新 | 28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下图展示了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沿革。该图主要反映了国企改革
A.参与市场竞争B.着手政企分开C.被动战略重组D.注重科学管理
2021-11-21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1978~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状况与相对比率变动如图。该图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是经济体制改革重心B.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C.计划经济束缚了农村发展D.城乡经济差距逐渐拉大
10 . 1980年12月11日,ー个19岁的小姑娘在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全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一一工商证字第10101号(如下图),此后不久全国出现了蔚为壮观的“个体户现象”。这一现象
A.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权宜之计B.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C.增强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实力D.开启了市场经济法制化阶段
2020-06-0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辽宁省协作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