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9 题号:13207966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工业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读图,回答问题。

图1   20世纪5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图2   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1)解读图1,指出该时期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并对其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2)解读图2,指出该时期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并对其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图3   1978年以来现代化建设成就



(3)据图3,概括1978年以后中国工业发展的新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说明中国工业怎样才能保持持续发展。
2021·天津和平·二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摘自石建国《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材料二   1979—1981年我国农轻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百分比的变化



(1)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9年后我国国民经济比例发展的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趋向所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0-10-16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种国家:人口密度颇高,但在农业中谋生的人,其百分数比较的低。人口密度需要改良。以英国为例。

第二种国家:人口密度颇低,但在农业中谋生的人,其百分数也比较的低。人口密度与职业分派皆颇合式(适),可为模范。以美国为例。

第三种国家:人口密度颇低,但在农业中谋生的人,其百分数比较高。职业分派,需要改良。以俄国(苏联)为例。

第四种国家:人口密度颇高,但在农业中谋生的人,其百分数也比较高。人口密度与职业分派,都有改良的余地。以中国为例。

……所以专靠国外的商场,来维持国内的工业,乃是很危险的。

……由此看来,本国的农业,不能自给,想靠别种实业,来维持过剩的人口,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办法,虽然是一个为许多强国所采用的方法,却也是一个带有危险性的方法。

——据吴景超《第四种国家的出路》(1937年出版)编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英国农业人口比重较小的原因,并指出其可能存在的经济风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以及新中国解决各自问题的措施及结果。
2021-03-10更新 | 30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完整的工业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亦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强有力保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甲午战前,购得的外制舰都是英德货品。至于置舰行动为何偏重采购外舰,传统也是因素。自同治末年筹海以来,以外制舰为战斗性舰船的骨干单位本来就是常规策略。但就这十余年而言,国产舰的建造,深受生产体系不振之困,质量的明显下降造成不得不向外采购的形势。福州船政局是国内造舰最主要的厂所,它长期蒙受支用短乏、领导阶层才庸苟且、专责筹海者对国产舰的睥睨等种种困扰,以致积弱难返,产品质量锐降。在管理、设计、监制各方面早已不用向外人求助的福州船政局竟于光绪二十二年复用大量外员,率致因总工程师杜业尔操守不正而弄得乌烟瘴气。船政局在这种情形下运作,就算还能偶产舰船,素质也很难保证。挽救国内舰船生产体系短期不可能见效,而甲午战后水军部署几形真空的情形又必须迅速改善,向外订购便成为置舰的主要途径。

——摘编自马幼垣 《甲午战争以后清廷革新海军的尝试》

材料二新中国初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可简单概括为: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一部分农产品、矿石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并用国内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代替它们的进口;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随着重工业的建立和优先发展,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随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摘自武力《从二百年的大视野看新中国六十年经济发展》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置舰行动偏重采购外舰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简要评价。
2020-11-10更新 | 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