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从1948年到1999年先后发行了五套人民币。每套人民币上的图案都有不同的变化,把五套人民币按发行的先后排列,无疑是一部生动的浓缩版的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史。   

套数发行时间相关信息票样例举
第一套1948图案有:“工农图”“帆船图”“火车图”“水车运煤图”“耕地图”“火车站图”等。   
第二套1955图案有:天安门、宝塔山等革命圣地;汽车、飞机、拖拉机、水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民族团结、工农联盟等主题。   
第三套1962图案有:认真工作的炼钢工人、一位女性独立驾驶拖拉机、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生产劳动、人民代表步出人民大会堂等。   
第四套1987图案头像以人物头像为主:领导人物侧面像;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并列头像,少数民族人物头像。   
第五套1999回归世界主流货币设计的一般规律,将领袖头像作为人民币的主景图,以中国传统纹样和花卉图案相衬托,背面主景图案为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桂林山水等。   
根据上述材料,提取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一百五十六个建设项目为中心……主要是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1953-1962年我国农业等基本建设投资分配比重图


材料三   国家计委同有关方面对1981年的国民经济计划进行了调整。……其中农业总产值由原来预计增长4%提高为5.6%,工业总产值由原来预计增长6%减为3%.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由原来的2390亿元增加到2473亿元,比上年预计增长8%,重工业由原来的2860亿元减为2637亿元,比上年减少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1958-1962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什么问题?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3 . 如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对国企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农村改革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起步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结构比重图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

材料四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节选)

年份主题
1983举国除夕万家欢,共品春晚头道餐
1993欢乐、祥和、自豪、向上
2002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
2018喜庆新时代,共筑中国梦

请目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此阶段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特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的新变化并分析我国工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80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90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打开了家门”的重要标志。
(4)材料四中,1993年春晚的主题-自豪、向上”,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2002年春晚再次歌颂了改革开放的成就,回首2001年,我国为顾应经济全球化趋券,在对外开放方面又有何重大突破?
2021-07-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地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图2 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分析》


请回答: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撰写一份分析报告。(论题明确、信息准确、解释合理、史实充分、结论具有现实意义)
6 . 城市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相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城位于八百里秦川中央,沃野千里,山环水抱,古代文献上把长安的地理条件概括为:“因奉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阻山带河,四塞以为国”。自周秦以来,关中农业生产发达,农耕文化发展迅速,是秦在关中平原中部开拓耕地和兴修水利的结果。西汉王朝定都长安,总计227年。这些为长安城成为当时最大的消费性城市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王翠萍《西汉长安城的布局特色》

材料二 北宋开封是之前从未有过的新型都城,它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都市布局和生活方式。街道布局不规则,门朝大街而开的各种形状的房子被街巷连接起来,这些都不再适合建城坊了。宋初,由于内城城墙倒塌,以及市场规模和体系的不断扩大,开封已经发长成了一只蜂箱,许多人在此从事商业活动。965年,宋太祖把宵禁开始时间推延到凌晨1点,以鼓励工商业发展。宵禁在100年后完全取消,这就意味着许多商铺可以全天24小时营业。

——摘绵自【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材料三 未来五到十年,都市图和城市群的加快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结构性潜能。下步,应以要素市场改革推动都市因建设,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风口。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而都市图是城镇化到城市群的中间阶段。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9个国家级城市群,其中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城市群就有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等。

——摘编自刘世锦《中国发展观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汉长安城成为“最大的消费性城市”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市”的发展的角度概述北宋开封城的“都市布局和生活方式”。与西汉的长安相比,北宋开封城市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作答:①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的历程,并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发展。分别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021-07-0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展示了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沿革。该图主要反映了国企改革
A.参与市场竞争B.着手政企分开C.被动战略重组D.注重科学管理
2021-11-21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大兴安岭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图2

1是武汉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位于长江中游,是华中地区的交通枢纽。武汉港.口集团公司是一家改制后的大型企业。

2是烟台港腹地经济发达,尤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公路、铁路、海运使利。烟台至大连是国内沿海最繁忙的海运航线之一。

——摘编自迟福林主编《中国改革开放全纪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两大港口或其中任意一个港口的发展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9 . 图1,图2、图3是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部分经济成就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

图2

图3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一项经济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各图相对应的历史时期(一五计划时期,十年探索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