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下面为1978年和1987年国家宏观调控范围和方式的情况对照表。表中种类和占比的变化反映出我国(     
国家计委计划管理的工业品种类国家统配物资种类国家计划管理商品种类全国用于生产和建设的资金
财政筹集占比银行筹集占比
1978年120种259种188种76.6%23.4%
1987年60种26种23种31.2%68.8%
A.社会经济活力显著增强B.国民经济结构持续变化
C.城乡居民生活同步改善D.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健全
2 .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私营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求,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这一方针政策(     
A.协调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矛盾B.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
C.顺应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需求D.表明调整所有制结构成为改革重心
2023-11-24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到:“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问题。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一百万,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谈话意在表达(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B.不必疑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改革开放政策应坚定落到实处D.海外资本进入中国有安全保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材料反映(     
A.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B.按劳分配方式全面推广
C.经济体制改革得以深化D.城乡工资差异渐趋平衡
2023-05-29更新 | 598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1952~1980年中国工业化第三产业、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A.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B.八字方针使经济建设持续走高
C.发展计划经济是历史的必然选择D.城市化最高时工农业发展平衡
2023-05-28更新 | 22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凡是国家计划内生产的产品,仍应严格挟行国家规定的价格,不准将计划内产品转为计划外;工业生产资料属于企业自销和完成国家计划后的超产部分的出厂价格,取消原定的不高于国家定价20%的规定,可按稍低于当地的市场价格出售,参与市场调节,起平抑价格作用。”该时期国家物价局物资局这一政策的出台反映了(     
A.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B.克服“左”倾错误调整国民经济的努力
C.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艰难探索D.非公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渐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1978~1997年我国不同所有制类型工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情况(单位:%)。这一时期的中国(     
1978年1997年
国有工业7625.5
集体工业23.538.1
城乡个体工业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0.536.4
A.集体经济成为经济主导B.城乡经济差距缩小
C.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D.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8 . 1988年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突出问题是通货膨胀明显,物价涨幅过大。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1987年上升18.5%。其中农村上升17.1%,城镇上升21.3%,由此可知当时(     
A.改革开放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市场经济的引进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弊端D.改革开放仍然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