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从1948年到1999年先后发行了五套人民币。每套人民币上的图案都有不同的变化,把五套人民币按发行的先后排列,无疑是一部生动的浓缩版的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史。   

套数发行时间相关信息票样例举
第一套1948图案有:“工农图”“帆船图”“火车图”“水车运煤图”“耕地图”“火车站图”等。   
第二套1955图案有:天安门、宝塔山等革命圣地;汽车、飞机、拖拉机、水电站等重点建设项目;民族团结、工农联盟等主题。   
第三套1962图案有:认真工作的炼钢工人、一位女性独立驾驶拖拉机、青年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生产劳动、人民代表步出人民大会堂等。   
第四套1987图案头像以人物头像为主:领导人物侧面像;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并列头像,少数民族人物头像。   
第五套1999回归世界主流货币设计的一般规律,将领袖头像作为人民币的主景图,以中国传统纹样和花卉图案相衬托,背面主景图案为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桂林山水等。   
根据上述材料,提取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下面是国家治理目标与国家“想象中”的城市图。图中前两个阶段的国家治理目标都已经实现。“市场经济转型”目标的实现,主要是因为(     
A.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
C.农村改革成效的启发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2023-08-3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四)
3 .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宣传画因直接面向群众、影响人心能及时地发挥社会作用而被广泛使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分析图1、图2,可以得出(       
A.图1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图2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拜金主义盛行
C.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改变D.都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正确探索
2023-03-26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80年深圳开发区政府计划通过出租土地换取资金,但反对意见很大,理由是:共产党的国土怎么可以出租给资本家?一位叫骆锦星的干部翻遍马列原著找到恩格斯的一段语录(如下图),之后大多深圳干部通过流利背诵语录回复质问者。这表明当时(     

……住宅、工厂等,至少是在过渡时期未必会毫无代价地交给个人或协作社使用。同样,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而是要求把地租——虽然是用改变过的形式——转交给社会。


A.“左”倾思想影响依然存在B.姓“资”姓“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C.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改变D.马列主义是体制突破的唯一依据
2022-10-02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19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A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5 . 20世纪80年代的城乡街头张贴了一系列宣传画(见下图)。据此推知,当时(     
      
A.“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发展B.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大力弘扬
C.改革开放促进了绘画艺术繁荣D.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并进
6 . 某校举办“新中国老物件”活动,阙同学提供了爷爷(当年为江苏盐城人民商场经理)的一个奖品——本“辞海”。其中扉页上粘着一张小签(图),落款处是1985年1月。结合所学分析,该同学爷爷此次参加全国统考的时代背景,包括(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②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开放
③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了天津牙膏厂的一则“天津牙膏主要产品介绍”的广告(如下图),这是有据可查的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条消费品报纸广告。此后,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逐渐兴起。这表明(     
A.企业经营开始面向市场B.国民经济发展稳步增长
C.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9625日,《人民日报》刊登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条广告(图5),“本厂各种精密、高效单轴自动车床专供钟表、仪器仪表、无线电元件、照相机、打火机、玩具等各种行业加工轴类零件时使用……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

据当时厂长刘伦宝回忆:为了进一步扩大产品销路和更好地为国内用户服务,厂里作出打广告的决策。当时就在厂党委会议室里,我们党委班子讨论会持续了好几个晚上。从酝酿、讨论到诞生这个广告,我们前后总共花去了近3个月时间,对我而言也做好了最坏打算。当年85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发表了《产销直接见面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并配发了专门的"编者按":"宁江机床厂广告一登,情况大变,产品积压变产品畅销,产销脱节变双方满意。"但报纸上又刊登出了持反对意见的文章,认为我厂的做法“是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则相违背的”。

——摘编自陈晖《新中国第一个生产资料广告》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加以阐释。
2023-05-21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缩影,城市发展的轨迹和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下图是2002年我国城市化地区差异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注:城市人口比重是指城市人口占地区总人口的比重)


根据图提取两条我国城市化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12-16更新 | 31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百校联盟大联考2023届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一百五十六个建设项目为中心……主要是能源(煤炭、电力、石油)、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基本化学工业)、机器制造(重型机床、汽车、飞机、船舶)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1953-1962年我国农业等基本建设投资分配比重图


材料三   国家计委同有关方面对1981年的国民经济计划进行了调整。……其中农业总产值由原来预计增长4%提高为5.6%,工业总产值由原来预计增长6%减为3%.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由原来的2390亿元增加到2473亿元,比上年预计增长8%,重工业由原来的2860亿元减为2637亿元,比上年减少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1958-1962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什么问题?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