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1984年,我国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各类商品实行计划内与计划外两种价格,即价格双轨制;8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先后出现两轮通货膨胀。这表明当时
A.经济体制改革亟待深化
B.传统经济体制仍具优势
C.国有企业制度根深蒂固
D.市场经济体制弊端显现
2 .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在田福堂看来,他的“痛苦”是因为“散伙”的做法
A.违背了共同致富的愿望B.改变了公有制的性质
C.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脱离了当时农村的实际
2019-01-30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福建龙岩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史卷
4 .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2019-01-30更新 | 2011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永春二中2019年春高一(下)期末历史练习卷
2009高二·江苏扬州·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说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  )。

①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②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成分占有较大比重 
③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 
④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19-01-30更新 | 38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0年福建宁德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6 . 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和国家物资局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出售和购买‘计划外’的产品,也就是国有企业‘计划内’所需生产资料及产品按国家调拨价供应和销售,超出计划内的所需生产资料和产品则按照市场价格从市场购买或出售。”此规定
A.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废止
B.标志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激发了国有企业的生产活力
D.表明公有制经济不再占主导
7 . 1979年,我国国务院颁发《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确定依据1978年企业利润总额为基数,按比例提取留成比例。通常企业原先的效益越好,盈利水平越高,上缴利润定额就越高。这种做法
A.打破了统收统支分配制度
B.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活力
C.充分发挥了市场调节作用
D.限制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8 . 从1990年开始,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先后废除粮票。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这反映出
A.城乡区域差别完全消除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

图一 1978年安徽省小岗               图二1983年重庆开始       图三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                       经济试点的报道               示意图     
承包责任书
材料三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材料四 中国部分年份经济发展指标简表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城镇人口
(亿)
上网用户总教
(万)
恩格尔系数
(%)
1978年
3624.1
1.7

57.5
2001年
95933
4.56
6800
41.9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指出占家庭总指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反映)家庭生活活水平的程度。
(3)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10 . 1983年我国实行“利改税”(将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金)政策试点后,
某国营企业利润逐渐形成的利税占比如下,据此分析可知( )
总利润生产税所得税调节税企业提留
100%40%33%12%15%

A.改革促使国企效益显著提高B.高税率严重增加了企业负担
C.彻底打破了指令性计划体制D.调动了国营企业生产积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