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连续3年的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 . 下图中198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最高峰值形成的原因是(     
A.提出“双百”方针B.掀起“大跃进”运动
C.推进经济体制改革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3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采取这种方式(     
A.保证社会大局稳定B.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C.大力激发创新活力D.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统计,1992年,我国约有1000万名公务员“下海”经商,虽然多以“停薪留职”的方式,但仍有超12万人辞职“下海”;此外,大批科研院所、高校等体制内的知识分子也加入了此次的“下海潮”。这一现象的出现(     
A.源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B.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
C.折射出公务员社会地位的日益下降D.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上世纪80年代,“合资企业”“包产到户”“转换机制”“个体户”“下海”等成为时代“流行语”。这些“流行语”折射的时代特色是(     
A.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推进B.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C.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D.经济体制改革获得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80年代,太原钢铁公司推行一系列改革:实行承包经济责任制、拓宽产品销路、提拔优秀一线工人担任干部等,公司效益逐渐好转。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反映了(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B.现代企业制度在国企的建立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83年,国务院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将所得税引入国营企业利润分配领域,把国营企业向国家上交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全部留归企业,简称“利改税”。这一举措(     
A.增强了国营企业活力B.展现了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C.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D.源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8 . 下表为中国八十年代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表中数据说明当时中国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B.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C.国民经济结构日渐趋于合理D.城乡一体化已经实现
9 . 1978年4月,经济学家薛暮桥调研后发现,江苏国营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如地方工业,地方工业的发展速度又不如社队工业(农村集体的副业)。因为地方工业留利比例(60%)超过国营企业(利润全部上交);而社队工业的留利比例(80%)又超过地方工业。这一现象在改革初期所引领的方向是
A.鼓励发展农村乡镇企业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D.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 . 1978年底,四川省总结了试点企业的经验.制定了责、权、利相结合的14条扩权试点办法,允许企业在不需上级批准的情况下提拔中层干部;折旧基金留归企业部分由40%提高到60%.流动资金试行全额信贷。这反映出当时
A.国企改革正在全面展开B.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有所扩大
C.市场经济改革卓有成效D.政企职责不分弊喘得制解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