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雄安地区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它
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步骤
B.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C.改革开放新时期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D.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 .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
A.改革开放B.科教兴国C.“文革”结束D.包产到户
3 . 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一些困难。”据此可知
A.工业革命使中国发展迟滞
B.新中国外交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C.对外开放是适应全球化的需要
D.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社会发展
2018-06-07更新 | 949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5月份半月考历史试题
4 . 1980年7月,习仲勋指出:“清远(广东)的经验之所以值得注意,就是他们那不是坐等上级给他一个现成的好办法,而是勇于实践,去试验、去闯,上面有些部门提出不同意见时,他们也冷静地分析,继续认真搞试点。”“清远经验”的特点是
A.发挥特区示范作用
B.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C.发扬地方创新精神
D.加快全面深化改革
5 . “我们封闭了20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邓小平文选》)”为此我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D.进行住房医疗制度改革
2017-08-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馆陶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文中提到:“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此后,我国政府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
D.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2017-05-09更新 | 200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979年4月,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向中央提出;在广东划出一定地区,单独进行管理,作为华侨、港澳
同胞和外国的投资场所。这种设想在实践中的直接结果是
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经济开发区D.创立行政特区
8 . 邓小平在198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这一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下列改革举措直接受惠于此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决定在广东等地设立经济特区
C.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16-12-13更新 | 476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
10 .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做出决定,要求广东和福建两省“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其直接结果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展国企改革
2016-11-27更新 | 1447次组卷 | 46卷引用: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