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时提出:“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建议中的贸易合作区以后被称为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D.经济技术开发区
2 . 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这个“伟大的支点”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设立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城市D.开发上海浦东开发区
3 . 1980年中共中央选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是因为这些地方均为
A.著名侨乡,与海外交往密切B.工业中心,地位重要
C.能源基地,资源丰富D.教育文化中心,人才众多
4 .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
①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②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设置经济特区   ④开放内地省会城市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
2020-10-14更新 | 348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长江三角洲属于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D.沿江开放城镇
6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我们从《转折—亲历中国改革开放》一书中可以了解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①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质的变化
③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④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实现了民富国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③
7 .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中,排在首位的是
A.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经济开发区
C.经济特区
D.内地省会城市
2018-07-0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测试:4.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9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考虑对广东部分地区实行特殊政策,最初称之为“贸易合作区”、“出口工业区”,1979年定名为“出口特区”,1980年3月中央采纳广东省的建议,又将其改名为“经济特区”。这说明当时经济特区
A.加工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
B.实行各种承包经营责任制
C.宏观调控下市场调节为辅
D.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结合
10 . 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经济特区,“特”是指特区
A.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制度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C.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社会制度D.地理位置靠近港澳地区便于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