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1 . “100年中国看上海,30年发展看浦东”。下列关于浦东开发和开放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带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B.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C.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D.是在“南方谈话”后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 . 从1990年到2014年,浦东经济总量增长118倍,财政总收入增长290倍,地区生产总值7110亿元,税收总额2438亿元,进出口总额2679亿美元。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优良的地理位B.先进的科学技术
C.深厚的经济基础D.中央的政策支持
3 .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顺序是
①加入WTO   ②开放浦东   ③建立特区   ④建立沿海开放城市
A.②③④①B.①②③④C.③④②①D.③④①②
4 .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D.确定海南全岛为经济特区
6 . 在南方的“特区”行走了10年后,一个有着全新内涵的地域名称“新区”,被书写进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这里所指的新区是
A.上海浦东B.长江三角洲C.天津滨海D.珠江三角洲
7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
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南海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民族企业具有怎样的特点?

材料二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




(2)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经济现象的认识。(要求:将事件或现象的时间、名称、影响填入相应的表格内)
图片名称时间影响
示例:图三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图一
图二
图四
图五

2020-04-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成为对外开放的先锋.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表,明确了深圳未来五大战略定位: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这表明
A.地理位置决定城市职能B.经济实力推动城市转型
C.国家战略引领城市发展D.一国两制打造示范城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79一1983年间,中央采取了建立经济特区、在税收和进口关税给予外资优惠、允许地方政府洽谈外国投资事宜等一系列改善外商投资环境的措施。这些措施
A.根除了苏联模式中的僵化部分
B.巩固了指令性计划经济的主导地位
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发展趋势
10 . 1987年日本那霸开辟为自贸区,1989年泰国谢布省进行自由经济区建设。这些开放从时间、规模上都与我国层次相同,意味着我国在吸收外资、转移产业上面临激烈竞争。为应对这一情况,我国
A.设立大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B.做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地区的决定
C.开辟长江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D.开放宁波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