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到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前后经历了14年。这期间,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改革的目标也逐渐明确,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社会王义市场经济”四个阶段。到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召开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和不断推进的过程。

——摘编自武国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改革开放历程回顾之十二》

材料二   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的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现了以开放促发展的重要使命,完成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开创了全球范围内走开放式发展道路的成功范例。过去30年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摘编自铭《对外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进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简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
2024-04-09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惠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是(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D.实施“走出去”战略
2024-04-0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郡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78—1980年,中国出现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小高潮,按照官方统计,当时非农业人口增加了1800万人(不包括自然增长人口)。为此,1981年年底,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做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这一举措(       
A.阻碍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B.客观上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C.符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需要D.体现了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
4 . 2002年,一个真实的笑话开始以各种版本流传起来:很多人出国旅游买回一大堆纪念品和时髦的商品,回到家里后扒开商标一看,都是“MadeinChina”(中国制造)。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背后,却洋溢着一种特别的自豪。这一现象主要是得益于中国(     
A.鼓励发展境外旅游业B.设立多个经济特区
C.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D.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5 . 与时俱进的国家治理体系彰显中国智慧,推动民族复兴与国家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纪60年代的自强运动。从十九世纪后期的世界发展来看,以内燃机和电动机带来的“电工技术革命”正以新的力量推动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从国内形势来看,这时正处于一次全国性农民运动的平息和社会恢复时期,对外贸易大都是顺差,对外关系也有新近的调整(只有中法关系趋于恶化)。这正是幸存的清王朝得以推动改革的有利时机。在陈腐土壤上,嫁接若干近代工业的植株,其前景虽然未必美妙,但启动了中国早期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工业化进程。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邓小平在1985年指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目标确定了,从何处着手呢?就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20世纪90年代初受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等国际局势的影响, “左”的思想在中国国内开始抬头,否定改革开放的观点也开始出现。1992年,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等地,发表了备受关注的“南方谈话”。

——李君如《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

材料三   《脱贫攻坚战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情况表》


——《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九世纪后期中国“自强运动”面临的有利时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资产阶级为改造中国而进行的政治实践和思想运动(只写事件名称,无需展开)。
(2)依据材料二概述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方谈话”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新举措。
2024-03-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红桥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随着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1985年陈云提出一个重要建议:“对外开放不一定都是人家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也可以到人家那里去。”以下改革开放措施不属于“到人家那里去”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B.推进外贸、外汇体制改革
C.实施“走出去”战略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4-03-2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汾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90年代,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024-03-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宁海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歌词中的“圈”指的是(     
A.开放广东、福建的经济特区B.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城市D.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4-03-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涟水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检测历史试题
9 . 1978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

——摘自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21世纪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国力稳步提升,对稳定世界发展所做的贡献日益显著,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彰显大国责任与担当。在当前的世界大变局中,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和行动,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在非洲援建2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惠及50余万当地民众;举办了100多期减贫培训班,为116个发展中国家培养减贫专业人才近3000人。根据世界银行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为国际减贫事业提供强大动能。

——摘编自齐玉《积极促进国际减贫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性事件,并分别概括中国政府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方面的重大举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理念和实践两方面指出中国为应对当今世界大变局所做的贡献,并说明中国能做出这些贡献的主要原因。
2024-02-24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   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正常的经济技术交流。它涵盖了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劳务市场……多年来我国在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前提下,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对外贸易的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范海龙《开放通商与对外开放的比较》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当今对外开放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