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后的深圳,1984年共与客商签订885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1亿港元,其中中外合资合营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90.3%。与此同时,深圳人口激增,到1983年底就从原来的2万增至30万,蔬菜供应空前紧张。当时国家统一定价青菜0.05元/斤,深圳种菜成本是0.3元/斤。后来开放市场,让市场决定菜价,菜价飙升至1.2元/斤,后稳定在0.4元/斤。

——摘编自《深圳口述史》


(1)结合所学,写出除深圳外的经济特区二例。根据材料一,概括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

材料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


(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说明“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在临时政府《告各友邦书》中说:“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

材料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乾隆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当是清政府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后果?
(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政策?
(3)结合材料三分析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及目的。
2020-02-2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08-20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B.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资
C.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D.学习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
2020-02-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08-20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规律提炼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程】


材料二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三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材料四   【分析数据——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注意回答影响类的题目的规律总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二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注意回答实质类的题目的规律总结)
(3)依据材料三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四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注意“主要推动因素”至少回答两条)
5 . 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录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
A.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设立经济特区
D.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9-06-06更新 | 433次组卷 | 2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改革开放后,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的是
A.浦东B.厦门C.深圳D.珠海
2019-01-30更新 | 6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有一首歌的歌词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建立环渤海经济开放区
C.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D.开发河北雄安新区
8 . 1979年的一份中央文件中指出:“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中央确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为此,中央决定
A.建立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9 .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
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C.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2016-12-13更新 | 337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天津静海一中等四校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卷
10 . 1984年邓小平讲到:“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与此相关的重大决策是
A.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