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经济特区
D.发表“南方谈话”
2 . 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9-01-30更新 | 1827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外国语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以及福建的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3月将“出口特区”正式改名为“经济特区”。特区名称改变反映了
A.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
B.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C.突破了计划经济束缚
D.出口特区不适合国情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就中国来讲,汉唐宋元这几个领先世界的朝代都是国际贸易逆差,通货纯流出。

只是到了明代和清前中期,出现了历史性的反转:中国在国际上变得“只卖不买”,至少是“多卖少买”。我们卖出自己的产品,而且往往卖得很廉价,价格很有“竞争力”,却不买或很少买外国货,只愿收银子。于是出现巨额的顺差,外边的白银大量涌进中国,最初是日本银,后来受是海量的拉美银,形成了所谓的“白银时代”。……与汉唐宋元那时“富国(相对于交往对象而言)的逆差”形成对照,所谓明清时期的“白银时代”其实是“穷国的顺差”。

——摘编自秦晖《古商路上的逆差贸易》

材料二   1978年,中国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为97.5亿美元,进口额为108.9亿美元,占世界同期货物贸易的比重不足1%,排名世界第32位。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21万亿美元,进口额为1.95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2597.5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明显上升,……据2012年的外资企业联合年检,占中国企业总数量3%左右的外资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到全国工业产值的25%,创造的税收占到全国税收的20%。另一方面,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步伐不断加快。对外直接投资涉及的领域涵盖了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承包工程、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医疗卫生和旅游餐饮及咨询服务等.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大项目不断增加,技术含量日益提高,以高铁、通信网络、应用软件等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为主的高科技企业在全球布局。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顺差的新特点及其成因。
6 . 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建立上海经济特区B.设立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
C.在上海设立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018-02-06更新 | 595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郑州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复习历史 试卷
7 . 美国经济学家弗理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面貌。”出现上述场景的原因之一是
A.中国实行土地私有化政策B.中国实行现代企业制度
C.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8 . 近代的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被迫走向对外开放,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自强道路上苦苦探索。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华民族正在朝着中国梦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

材料二

诸欧治之功成,其新政新法新学新器,绝出千古,横被全球。

——康有为

材料三

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回首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正是迈着这样的脚步,靠着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开辟出联通亚欧大陆的丝绸之路,强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今天,“一带一路”建设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这也是中方倡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我们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让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习近平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9世纪上半叶中西方社会经济态势。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阐述“一带一路”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其现实意义。

9 . 1987年9月,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对邓小平说,八年前你在访问美国时同我谈:“你以前曾帮助列宁发展工业,现在为什么不去帮助中国呢?”我当时答应了,现在我的承诺终于实现了,平朔安太堡煤矿的建成为外国企业家提供了一个样板。这则材料说明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C.中国、苏俄都与美国保持友好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10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漳州也变得繁荣和美丽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漳州、厦门、福州三个城市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应是
A.厦门→福州→漳州B.福州→厦门→漳州
C.漳州→厦门→福州D.福州→漳州→厦门
2017-07-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