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新中国建立后在受封锁的情况下仍进行了一些对外开放的尝试,至70年代末,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阻塞了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和开放的途径。在当时条件下想要全方位开放是不可能的。为了突破封锁,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新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开放态度: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当时主要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引进建设了156个重大项目,同时聘请苏联、东欧专家来华,派出留学生学习。

材料二1979年7月,宝安(深圳)开始建设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蛇口当时是一个落后的渔村,没有现代通讯设施,需要建造微波通讯站,可是微波通讯站的建设却遭到诸多阻拦。中央领导得知后就此指示邮电部特事特办,给蛇口安装进口的专用交换机,电话可直拨香港。次年,有个港商想在蛇口投资建购物中心。然而外汇商店历来由国家经营,对这种无章可循的事,谁也不敢批准。在蛇口工业区负责人袁庚的反映下,中央又一次帮蛇口解困,专门发文给广东经济特区委员会,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1982年6月购物中心开业,很快这家店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开放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对外开放的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蛇口工业区建设初期遇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问题得到解决的主要原因,并简析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意义。
2020-07-12更新 | 3422次组卷 | 45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是在破解危局、抓住机遇中不断前行的励志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秋收起义遇挫后,在做出“安家井冈”决策的古城会议上,毛泽东指出,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险要,有利于武装制据,开展游击战争。边界特产丰富,群众基础又好.我们可以关了东面打西面,关了南面打北面。敌人奈何我们不得。中国的形势会有大的转变,广大农村是海洋、我们像鱼,农村是我们休养生息的地方。建立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武装割据,意义决不限子六县,对夺取湘鄂赣三省政权都是有很大意义的。

——于化民《苏维埃革命:从宣传口号到行动纲领》

材料二   深圳特区创办大事记

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末,发达国家纷纷将厂房转移到土地充裕、劳动力廉价的地方,自己抽出力量搞高科技;十年“文革”结束后的中国,有抓住时机搞建设,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需要。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诞生。
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等地,指出:“搞好特区,先不讲对台湾的影响,至少对解决香港问题有利,对安定香港人心有利。”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6年特区GDP年均增长率达64%,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基建为重点的奠基阶段已基本结束。

——摘编自王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做出“安家井冈”决策的依据。“安家井冈”使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概述促成深圳特区创办的国内外背景。并结合所学,简析深圳特区成立的意义。
2021-02-0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从清末民初的张謇,到抗战时期的卢作孚、陈嘉庚,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荣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以来,天津著名民族企业家及其兴办的企业主要有:

民族企业家兴办企业企业特点
宋则久天津国货售品所抵制日货
周学熙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启新洋灰公司具有官商背景,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
孙冰如寿丰面粉公司与民生、时局密切相关
范旭东久大精盐公司,永利制碱公司注重技术研发创新,产品质量国际领先
宋棐卿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所创品牌“抵羊”,暗含与国外品牌一争高下之意

——《近代天津十大实业家》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中所反映的民国时期天津民族工业的相关信息,并分析促进其发展的有利因素。

材料二   1987915日,43岁的任正非集资2.1万元在深圳创立华为公司,经过30年的艰苦奋斗,华为由一个小作坊成长为全球通信技术行业的领导者和世界五百强前百强企业,业务遍布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销售收入达到5200亿元人民币,其中销售收入65%都来自海外市场,创造了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华为创业史》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为企业崛起的国内经济因素。以近代以来一位杰出的爱国企业家为例,简评其志向情怀和历史贡献。
2021-01-19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在1685年设立关税,1753年分为进口税、出口税、附加税、船钞、赠品等。鸦片战争后关税制度形成和发展,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使进出口税率比过去实征税率有很大降低,1858年《天津条约》使得税率进一步降低。咸丰八年《天津条约》第二十六款,确认值百抽五的税率为税则的“公平”标准。据此,英、法、美等国在上海与清延分别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新订税则明确承认以值百抽五率作为计算各种从量税率的统一标准。

——摘编自吴兆莘《中国税制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外贸政策属于国家统制型的封闭式保护贸易政策,实行全面保护关税政策。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税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暂行条例》,规定自1951年5月6日起,凡经准许进出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的货物,均应按照我国海关法即海关进出口税则,由海关机关征收进口税和出口税,该税法一直实施到1985年,是我国税法税制的革命性变革。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入世以来关税制度建设情况》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原有的关税制度进行了改革,1985年至1991年,由“全面保护”向“有区别地保护”转变。1992年以后,适度开放与适度保护结合进口关税,启动了大幅度的自主降税进程,截至2001年入世前,关税总水平由43.2%降至15.3%,降幅达65%。2001年以来,我国按照入世承诺逐年下调进口关税,截至2010年,入世降税承诺已全部履行完毕,关税总水平由入世前的15.3%进一步降至9.8%,降幅达36%。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入世以来关税制度建设情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关税制度的变化,并说明关税制度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实行全面保护关税政策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在鸦片战争后和改革开放后关税制度变化的不同点。
2020-07-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979年春,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他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在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上感到事情很难办,……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包括
A.人民公社体制废除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上海浦东正在启动对外开放
D.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结束
6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镜头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成为改革的起点

材料一 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人,是全县有名的穷困村。由于吃不饱,每年秋后村里家家户户都要外出讨饭。1978年,生产队社员签订了全国第份包干合同,如图


材料二 今年(1979年)全队粮食总产量132370斤,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5年粮食产量总和……据初步统计,今年全队农副业总收入47000多元,平均每人400多元。1966年至1976年,人均年收入在16.5元至40元之间。

——据凤阳县委政策研究室《“一剂必不可少的补药”》(1979年2月)整理

材料三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大包干歌》


(1)以上材料说明小岗村的改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实行“大包干”后,小岗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镜头二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五个经济特区。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材料四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第十四条 ……对投资额达五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或者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材料五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

——《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

材料六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2)据以上材料概括,经济特区实行了哪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特区的建立有何意义?

镜头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3)仿照表格其他部分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镜头四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试举例说明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需答出四个事例)
7 . 1985年3月8日国务院《关于上海市进一步对外开放有关问题的批复》指出,上海市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范围除老市区外,还包括上海市所辖的十个县的城关区和重点卫星城镇。该批复出现的背景是
A.设立上海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开放城市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8 .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环太平洋经济圈迅速崛起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2019-06-03更新 | 295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四中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9 .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从5月21日起,中央各主要报纸在头版推出“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栏目,而深圳就是改革开放造就的崭新城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各地改革开放后,就开始吸引流动人口了。深圳、广东先开放,建设特区吸引了几十万过去。因为当时开始办的产业都是“三来一补”,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吸引了大批内地农村人口。

——摘编自葛剑雄《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徙自由》

材料二   1992年,邓小平对深圳等地视察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在政策先行优势削弱的情况下,在全国各地开始的新一轮“招商引资”大赛中,深圳由于可以利用的土地有限、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有限,输给了后起的内地城市。大量技术含量偏低的“三来一补”加工型企业纷纷流出。正因此,在全国其他地方大肆进行“招商引资”时,深圳却果断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

——摘编自《科技日报: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

材料三   深圳前海自贸区成立(2015年5月)以来,借助深圳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优势与经验,大胆改革创新,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6年6月,自贸区累计注册企业超10万家,注册资本金达4.9万亿元,其中金融类企业逾4万家,港资背景企业3306家,2016年1季度注册企业实现增加值256.28亿元,同比增长64.22%。

——摘编自罗清和范醒《深圳前海自贸区创新探析》


请回答:
(1)深圳作为经济特区是哪年开放的?经济特区的“特”是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改革开放对深圳的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地方政府打破经济发展困境的措施以及90年代深圳经济持续发展的其他有利因素。
(3)据材料三,指出深圳地区大发展得益于何种举措?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对我国改革开放所起到的作用。

10 . 清朝的对外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对外开放,主要不同点在于
A.开放的地点不同
B.开放的内容与程度不同
C.开放的方式不同
D.开放的背景、目的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