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4 道试题
1 . 1986年3月,中国参加了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首次采取了以展览为手段,以贸易成交和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展览形式。这一举措有利于(     
A.拓展海外市场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加入世贸组织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024-02-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后,粤海关一口通商,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关税总额达84543379万两,年均1000多万两,较乾隆二十二年前关税增加了10倍以上,对外贸易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广东城西南的十三行街“为西洋诸国贸易之所”。广州城“人民富庶,埒于苏杭”,珠江“绕城东南入于大海”。

鸦片战争后,广州港海关自主权逐渐丧失,逐步沦为半殖民化的港口。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州港掠夺原料、倾销商品、鸦片走私逐渐“合法化”,“猪仔”(华工)贸易逐渐猖獗,加上香港、上海等港口崛起,广州港外贸中心的地位逐渐衰落。

——据《清代海陆丝路进一步延伸——陆海交接与广州十三行兴盛》整理

材料二   1978年年底,中国内地第一个可以自由贸易、自由议价的国营河鲜货栈在广州一德路开业;1980年10月,高第街成为全国第一条经营服装的个体户集贸市场1981年4月开业的广州友谊超级商场,是中国第一家超级商场1987年,广州首次将市场的概念引进了就业制度,举办了全国首个劳务集市1987年11月25,全国第一家地方性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广州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成立

——摘自《聚焦广州|近百项全国“第一”!改革开放40年,细数广州“威水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广州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并简析近代广州外贸中心地位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78-1987年广州经济领域突破性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取得这些“突破性发展”的时代背景。
2024-01-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同仁堂”商标


       
                 北京同仁堂

材料二   北京同仁堂大事记

时间事件
15世纪初乐良才由宁波迁到北京,以铃医(即走方郎中)走街串巷行医卖药。
17世纪初乐凤鸣在北京前门大栅栏路南建立同仁堂药铺,编著《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簿》和《同仁堂药目》。
1723开始供奉御药房用药,历经清朝八代皇帝。
1900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同仁堂铺面房被烧。
1950同仁堂在抗美援朝捐献运动中捐献旧人民币6亿9千万元。
1953年底同仁堂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基层党支部。
1954同仁堂率先实现了公私合营。
1957同仁堂中药提炼厂正式建立。

——摘编自《同仁堂史》

材料三   截至目前,同仁堂的境外门店有160余家,涉及零售终端、中医诊所、养生中心和文化中心等,辐射28个国家和地区。依托全球门店,同仁堂已为全球约5000万人送去了中式健康解决方案,并在上亿人群中推广了中医药文化。有35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同仁堂,依托国际化发展“四步走”战略,历时30年,以十年一台阶的跃升节奏,把中医药文化逐步传播到港澳、东南亚和欧美主要国家,成为文化出海的一支重要力量。

——引自2023.12.5新华社《瞭望|同仁堂携中医药登上国际舞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释“同仁堂”商标中的文化信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同仁堂在服务对象、企业性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北京同仁堂发展历程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启示。
2024-01-3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时,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并对立的时期。当时中国出于经济建设、外交便利及国家安全方面的考虑,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上也必然趋附于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此外,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处的环境跟苏联成立时相似,而且苏联的工业化模式使苏联迅速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

——摘编自林捷燕、杨近平《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工业强国梦探讨》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我国的工业化道路转变,国家扶持轻工业,调整和改造重工业,增强重工业为轻工业服务的功能。轻工业的迅速增长,使经济繁荣,消费品市场丰富,工业发展也更加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的工业化,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数量已由1980年的75.8万个增加到756.4万个。国家不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出口贸易。通过改革开放,发展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

——摘编自刘欣《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发展的不同。
5 . 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80年中国恢复了世界银行的成员国席位,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不断获得成功。从1979年到1989年,中国向日本政府贷得8000多亿日元。这表明我国(     
A.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B.采取不同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
C.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D.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2024-01-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6 . 1981年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发布一份人才招聘启事,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结业后,由蛇口工业区统一分配到区内各企业工作。这一启事(     
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标志了对外开放格局的确立
C.推动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体现了特区建设的务实创新
7 . 据统计,2012年,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省(区、市)达28个,内蒙古、新疆、西藏均在此之列,其中广东以156.11亿美元,稳居全国第一位。这可用于说明我国(     
A.南北经济的发展差距B.对国际经济的依存度
C.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D.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8 . 1985年邓小平会见外宾时提到:“经济特区还是个试验。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大试验。总之,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坚定不移的,但在开放过程中要小心谨慎。”下列属于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A.大连B.海南C.厦门D.天津
2024-01-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1988-199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对我国投资的折线图(单位:亿美元)。这主要反映了中国(       
A.经济体制改革重心转向城市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C.对外开放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D.对外贸易占据了经济主导地位
10 . 如图是1981年底,在深圳蛇口工业区最显眼的地方树立起的标语牌,这体现了(     
A.市场经济的巨大威力B.改革创新的进取精神
C.现代生活节奏加快D.重商主义思想盛行
2024-01-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