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90年4月启动的浦东开发开放,确定了整个上海的发展目标,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和经济中心,承担着国家战略的使命,这表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增强
C.中央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2-11-17更新 | 957次组卷 | 57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1979年4月,广东省领导向中央汇报:“我们省委讨论过……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先走一步,放手干。”“先走一步”是指实行
A.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对外开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 . 1984年6月,东北三省在大连开会,提出:“全东北支持大连开放,大连开放为全东北服务”,初步商定要同大连合作举办180多个工业项目;9月,连云港市邀请陇海铁路沿线各省开会,确定把连云港作为对外窗口,共同开发建设;同年,广州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项目明显增多。与上述史事相关的对外开放措施是
A.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设立B.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D.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80年,深圳允许内地乃至国外设计、施工队伍进入深圳,推出了“设计搞评选、施工搞招标”,保工期、造价、质量的工程大包干等办法。结果在深圳国贸大厦的建设中出现了三天一层楼的现象,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可见,深圳特区的基建
A.揭开改革开放序幕B.探索引入市场机制
C.带动内地同步发展D.开创引进外资先河
6 . 以下为浦东新区1990年与2009年各项指标比较表,由此可见浦东新区
指标1990年2009年
第一产业2.12亿元30.61亿元
第二产业114.45亿元1706.29亿元
第三产业47.43亿元2264.49亿元
工业总产值604.40亿元7038.19亿元

A.优先发展高科技农业
B.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
C.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D.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7 . 1979年,东莞乃至广东迎来新一轮逃港高潮。据统计,1979年1-5月份,广东全省共发生偷渡外逃9万多人,逃出2.9万多人,发生人数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62年。这一现象导致了
A.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B.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C.深训经济特区的创办
D.中英两国外交关系的恶化
8 . 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录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
A.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设立经济特区
D.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2019-06-06更新 | 433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新津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所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轴,其中,对空白的三个时间曾经发生的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①实行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经济政策和政治制度
B.②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C.③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增长
D.以上三个事件都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
2019-04-01更新 | 2060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14年5月27日求实网:“深圳是当代中国第一座标界昨天与今天、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崭新城市”。以下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深圳开始
B.深圳是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
C.国家鼓励深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D.深圳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