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在非洲地区所修建的铁路均是从沿海向内地辐射,往带有特殊的用途,如被称为“椰子线”、“可线”、“棉花线”、“铁矿线”、“棕榈线”等。据此可知(     
A.非洲殖民地化的加深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列强瓜分非洲矛盾加剧D.非洲近代化开始起步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概括指出欧洲殖民势力在非洲扩张的空间演进特征,并结合欧洲经济发展说明成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34年,阿尔及利亚被法国武装占领,被强行宣布为“法国属地”。法国殖民者利用强占的土地,吸引大量法国移民移居阿尔及利亚。法国除出售部分土地给法国移民外,还把土地转让给法国的大公司和投机商人等,建立了众多的大领地和种植园。在法国统治下,阿尔及利亚的农业开始朝着宗主国所需要的专业化方向发展,葡萄和蔬菜成为阿尔及利亚最主要的两项农作物。所产葡萄被销往法国,制成葡萄酒后再销往世界。1851年,法国把两国关税统一起来。20世纪初,法国征服了阿尔及利亚的全部国土,至此,阿尔及利亚被法国完全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此外,1836年英国取得了在摩洛哥的治外法权,1856年英国又获得了在摩洛哥的贸易特权,从而垄断了在摩洛哥全境的贸易。1859年,法国入侵摩洛哥,并获得与英国一样的特权。1824年,法国从突尼斯获得了最惠国待遇。1868年,英、法、意三国组成所谓的“财政委员会”,不仅控制了突尼斯的财政,还享有广泛的其他权利。突尼斯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其原料供应国。利比亚也早在19世纪初就被英国势力渗透,其财政日益依赖于欧洲列强。到20世纪初北非四国已全部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欧洲列强的经济附庸。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历史》(卷4)等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法英等国对非洲殖民的手段。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法英等国在非洲的殖民扩张。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非洲为例解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规定: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这一规定旨在(     
A.缩小列强之间的竞争差距B.调整殖民者与非洲国家的矛盾
C.方便列强进一步瓜分非洲D.建立起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5 . 1885年2月,英、法、德等国在柏林达成协议:一是刚果自由贸易区的划定及其保持中立的共同声明;二是维护刚果河和尼日尔河的自由航行……四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以个人名义占有刚果河流域,称“刚果自由邦”。这一协议表明(     
A.殖民者保障了刚果的独立发展B.刚果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C.殖民者协调在非洲的侵略利益D.非洲已被殖民者瓜分完毕
2023-01-2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描绘19世纪末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图中两位“绅士”正在抢夺撕裂一幅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漫画反映了(     

A.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B.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瓜分非洲
C.英国与荷兰争夺海上霸主D.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2023-06-30更新 | 8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测历史试题
7 . 1925年,在英国控制的下苏丹散纳尔大坝建成,5年内曾使苏丹植棉面积从6万埃亩增加到30万埃亩,原棉出口量从0.83万吨猛增至3.04万吨。1929年英国议会出台了《殖民地发展法》,规定每年由英国提供100万英镑基金,用于殖民地发展工农业。这一举措旨在(     
A.推动苏丹地区的开发B.缓和殖民地的反抗
C.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D.加快资本原始积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图所示,19世纪末,非洲国家的边界多是按经纬线或几何方法划分。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罪恶的黑人奴隶贸易B.非洲国家地形平整
C.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D.近代测绘技术先进
9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一批旨在服务非洲裔美国人的传统黑人大学在美国各地建立。由于当时非洲仍处在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非洲研究本身也仅仅是欧洲史或殖民研究的附庸而被认为缺少教学和研究价值,因此对非洲的研究处于十分边缘的地位。1939年后,在联邦政府的大力资助之下,美国的非洲研究发展迅速,非洲研究成为美国地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1942年,担任美国战略情报局研究分析室主任的科尼尔斯·里德意识到美国对非洲的了解过于匮乏,他专门组建团队收集非洲殖民政策、非洲殖民地重大事件和非洲对战争的态度等方面情报。1949—1964年,联邦政府持续加大对向非洲研究有关的项目投资。全美高校的非洲研究中心从1948年的1个增加到1958年的10个。

——摘编自刘少楠《20世纪美国非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材料二   近代以来,英国对非洲殖民地长期实行“开放经济”政策,是指通过殖民主义行径将各地经济纳入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非洲各地经济发展依赖出口初级产品,出口所得决定进口需求、货币供应和投资资本。当地政府仅需要为英国私人企业创造盈利环境,而无需在意殖民地经济发展。以尼日利亚为例,截止1960年(尼日利亚独立年份),尼日利亚人拥有22个认证工业企业其中的2个,而外国私人资本独资或与政府联合的企业拥有其中14个。尼日利亚还远不是一个工业社会,仍处于农业经济状态,岁入来源于出口经济作物。制造业不能满足地方需求,也不能出口。大约75%的尼日利亚人仍旧从事农业。

——摘编自杭聪《英国殖民统治与尼日利亚的早期工业化》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中非减贫合作的显著特征从农业贸易援助转为以援建基础设施带动非洲经济建设。1970年10月,坦赞铁路正式动工兴建,1976年正式交付使用后30年间平均年运输量55万吨货物、58万人次旅客,不仅促进了坦桑尼亚与赞比亚两国的贸易,拉动了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南方地区1/3以上面积的经济发展,也使铁路沿线的周边居民直接受益,建立了大量农村市场,帮助当地人通过铁路贸易脱贫致富。美籍非洲人、非洲史专家杰米·蒙松研究认为,出乎设计者和建造者意料的、有助于普通百姓摆脱贫困的坦赞铁路促进了“铁路沿线市场经济”的发展。坦赞铁路顺利通车后,中非关系进入新阶段,对非基础设施援助项目大量落成。

——摘编自于桂章、唐青叶《中非减贫合作:历史进程、现实意义与未来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对非洲研究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开放经济”政策给非洲殖民地经济发展造成的后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非减贫合作的作用。
2024-06-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第八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三)历史试题
10 . 19世纪下半叶,随着苏伊士运河在国际航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英国独占苏伊士运河日益引起其他西方大国的不满。1888年德国联合法、意、西、荷等国在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缔结《君士坦丁堡公约》.规定必须保证苏伊士运河的安全和自由通航。该事件反映了(     
A.运河争端推动了国际法发展B.英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C.西方各国对英态度达成一致D.埃及在大国博弈中获益
2023-12-25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