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与两极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两国开始谈判缔结一系列核军控与核裁军条约,为美苏管控冲突,避免核战争,维护大国核垄断及防止核污染、核扩散等共同利益提供了法理依据。美苏两国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不断降低,直至可能在实际上被排除,都仰赖以苏联核武器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提供的强大技术支持。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在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上双双赶上甚至超过美国。在此期间,和平利用原子能与培养核人才又进一步促进了苏联核潜力的稳步增长,有力地维护了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不可否认的是,核武器几乎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战争逻辑,导致超级大国事实上的“行为谨慎规制”的产生,避免核战争成为双方的共同利益,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摘编自赵万鑫、张广翔《冷战、核军备竞赛与苏联核中心的活动——以核研究与核部署为中心》

材料二   各方重申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强调各国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容损害。各方坚定捍卫多边主义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各方愿加强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多边机制内的对话与合作,就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协调立场。

各方肯定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该机构成员国有权充分参与该机构的所有决策程序,支持该机构《规约》规定的主权平等进程,支持中亚国家加入该机构相关地区小组。

——摘编自《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2023年5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核研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并归纳推动21世纪国际格局新发展的积极因素。
2023-07-1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62年,中东已分裂为以纳赛尔为首的激进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政权与沙特领导下的保守的君主制国家两大阵营,阿拉伯冷战与美苏冷战相互交织。在1960年到1967年间,埃及与苏联先后达成数笔武器交易。从1964年到1967年间,以色列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共购买大量武器。以色列是中东乃至世界最贫水的国家之一,约旦河供应了以色列约三分之一的水需求,但自1964年以来,阿以双方竞相破坏对方的水利工程和设施,客观上也为六日战争的爆发营造了一种紧张气氛。1967514日,埃及宣布军队处于戒备状态,向西奈派遣军队,要求联合国紧急部队全部撤走,宣布关闭蒂朗海峡,封锁亚喀巴湾。然而,由于此前以色列领导人曾声称,埃及封锁亚喀巴湾将被视为是一种宣战行为,因而纳赛尔的做法显然越过了以色列的“红线”,从而加速了1967年中东战争的爆发。

——摘编自齐淑杰、谢立忱《1967年中东战争爆发原因新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60年代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矛盾加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以冲突的影响。
2023-10-24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联合模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欧洲的经济实力增强时,它的工业品将有益于经济萧条的其他许多地区,自由人民克服饥饿和绝望的能力对整个世界将起到道德刺激作用。我们也打算与其他国家一起实现世界经济的复苏。我们将继续与西半球国家合作。一项旨在提供紧急救济必需品和加快重建的特殊援华方案将被提交国会。……而领导地位必然属于我们。

——1948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

材料二   我们亚洲和非洲的国家难道除了亲共或反共之外就没有别的积极可为的作用吗?我们是思想的领袖,我们给世界提供了各种宗教和众多的财富,难道我们竟落得只能跟随这个或那个集团……我无法忍受看着亚洲和非洲的各个伟大国家才摆脱了奴役的桎梏获得自由,却又受到如此的轻蔑和侮辱。

——1955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结束后的二十年间美国的对外政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50、60年代世界的新变化。
2023-04-07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变化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6年9月17日,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他卸任总统一职的《告别词》中,提出了孤立主义的外交原则,至此传统的孤立思想上升为政策方针。其核心是不介入欧洲争端——孤立于欧洲列强的纷争之外。

材料二   自1823年开始实施的美国外交政策,尽可能地减少对欧洲国家的亚洲和非洲殖民地之间的干涉,但寻找可能的欧洲国家剩余的未开发的殖民地并进行殖民,但坚决地反对欧洲国家在美洲的殖民,尽可能的拉拢在美洲的其他国家作为盟友。

材料三   随着二战后美苏矛盾的不断激化,都把对方视为敌人。1946年9月27日,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报告认为,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材料四   俄乌冲突后,“新冷战”说已充斥西方舆论场。美国和西方国家鼓吹回归“平行世界”,主张退回狭小的西方世界,放任国际社会逐渐裂变为西方和非西方这两个“平行世界”。美国为了维护霸权地位,试图将这种“平行关系”塑造为冷战时的对峙状态,重新制造阵营对立。

——《俄乌冲突的历史经纬与时代警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建国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外交政策及重点。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美苏都把对方视为敌人的原因。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国际观,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政策与国际观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难民政策的反共色彩日益突出。1948年,美国通过《1948年难民法》,规定美国可以接收苏联兼并的原波罗的海三国及波兰东部地区的居民,并设立了严格的审核条件。其后,美国的《1950年战争难民法修正案》放宽了条件,为德国、意大利、希腊和流落在远东地区的欧洲政治难民提供了迁入美国的机会。到1953年,美国的《1953年难民救济法》进一步放宽了难民接收的条件和范围,法案规定亚洲和欧洲的共产党国家的人,如提出遭到所属国家的政治迫害,即有较大可能成为政治难民。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后,美国通过了《1957年难民逃亡法》,接收来自共产党国家与中东地区的难民,大量接收了匈牙利人。古巴革命之后,美国又通过各种方式,挑唆古巴人外逃,至1960年,美国共接收古巴难民80余万人。

——摘编自闫金红《20世纪50年代美国难民政策略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20世纪50年代难民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20世纪50年代难民政策的影响。
2022-03-30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1月,巴黎统筹委员会成立,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起先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实行战略物资禁运,1950年又对中国和朝鲜实行禁运。“巴统”对中国所列的禁运清单是非常详细的,除了战略物资、军事物资、高科技之外,还包括大量的民用物资。泳衣也出现在了这一清单中,因为他们担心泳衣中包含的一些高科技新材料被中国获取后,将其应用于军事。1994年,“巴统”宣布解散。

——摘编自董志凯《应对封锁禁运》

材料二   198212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申请参加关贸总协定的报告。1986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从1986年开始,中国为了加入关贸总协定以及世贸组织,与美国等国进行了漫长的谈判。在谈判过程中,中国在有理有力有节的原则下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既为争取早日加入世贸组织做了适当让步,又坚决争取自己的平等贸易权利,其过程异常艰苦。20011211日,中国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正式成员。

——摘编自王曙光《中国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统”禁运的特点,并简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能够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
2021-10-2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美国称霸世界和苏联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迎头相撞,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让步,在欧洲、亚洲、中东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形成了广泛的对峙。它们之间战略目标、战略构想、战略利益的冲突,必然导致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但双方又始终将斗争克制在不引起直接的武力冲突和战争的限度内,于是“冷战”不可避免了。

——摘引自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1945-2000年)(第三版)》

材料二 20世纪70-90年代初期,是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新的多极化世界初露端倪的交替时期。导致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轮番升级的军备竞赛和全球争霸导致两国国力的相对削弱。第三世界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和西欧、日本力量的崛起,有力地牵制和冲击着美苏两霸的势力。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和苏联的“新思维”成为推动苏联社会质变的催化剂。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列出二战结束后美、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让步”而采取的“冷战”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旧的两极化世界由动摇走向解体”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