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就事情的本质而言,“冷战”是美苏双方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对外战略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结果,是双方相互遏制和相互对抗的产物。

——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

材料三


主题:新兴力量崛起
   

材料四   


   
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示意图

材料五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展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摘自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1990年3月)


(1)请把材料一A处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一列举美国实施“冷战”的具体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和瓦解的标志。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二战结束后导致美苏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冷战”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6)根据材料三,指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有哪些新兴力量崛起?对世界格后什么影响?使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7)根据材料四指出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8)根据材料五,指出世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3-10-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正确认识当今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初看是一个对当今世界的看法,实则是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获得的长时段判断。可以把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作为“百年”历史的开端,以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的重要时间点。

我们所说的“百年”与以往的世界历史基本上是一个延续的关系。至少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处在西方国家主导之下,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而非西方国家在这一体系中处于边缘或半边缘地位。

当今世界大体上仍是过去几个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体系的延续,但在这个长期的历史趋势中,依然存在着阶段性的发展和变化。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这个体系曾经遭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广大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冲击。到20世纪晚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势力进一步向全球扩张。

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摘编自俞金尧《历史趋势中的长时段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作为‘百年’历史开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重要史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下列内容中任选一个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序号

论题

1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变化

2

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

3

20世纪以来民族民主运动的演变

4

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演变

2023-07-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20年11月25日,北约组织发布了“北约2030:团结面对新时代”改革报告。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指出:“世界正在变化,我们面对着更多的网络攻击,更残暴的恐怖主义和核武器的扩散,随着中国崛起、全球力量平衡的转移以及复杂安全环境的挑战,北约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北约新一轮变革有三点变化引人注目:一是北约试图进一步增强政治角色,将自身重塑为政治、军事双重同盟;二是随着传统大国竞争回归和全球性新风险的增多,北约将突出应对中俄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三是北约将以亚太为重点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当然,北约的战略转型也面临着与欧盟机制重叠、威胁认知难以协调和军费分担问题的制约。在中美大国竞争新形势下,中国需对北约的变革趋势与影响保持高度警惕。

——摘编自郭籽实、洪邮生《北约新一轮变革趋势与影响:“北约2030”改革报告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含义并举两例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新一轮变革的趋势。
2022-05-10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材料二:邓小平在1975年复出后,他以“消肿”为突破口,抓军队质量建设,抓装备,抓编制……邓小平指出:“我们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军队很臃肿。真正打起仗来,不要说指挥作战,就是疏散也不容易。”为此,他提出:军队要整顿,要消肿,要抓编制,抓装备,抓训练,提高现代化水平。要“减少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减少统率机构、指挥机构人员,最主要的是减少干部”。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民解放军数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具体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此次裁军的目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期,亚洲区域内劳工跨国流动的主要方向是西亚石油输出国家。劳工多数是集中在采矿、建筑、交通等领域的非熟练劳工。例如,巴基斯坦向沙特阿拉伯等国家派遣的劳工由1975年的1.9万人增至1980年代初期的12万人。印度劳工数量也由1976年的4200人跃至1980年的23万人,韩国输送了8万多劳工,印尼有10万,泰国为8万多。值得关注的是,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日本、韩国、香港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人口在持续向外迁移的同时,也因为非熟练岗位的增多而吸引了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劳工。

——《全球化视野下亚洲科技人才移民美国的历史透视》

材料二   美国的技术移民来源及其百分比统计表(亚洲局部)

(单位:%)

国家1965年之前1965-19791980-19891999-2000
印度1.57.79.216.6
韩国1.04.53.52.7
日本4.62.11.22.8

——据《美国的技术移民与土生劳工:经济竞争的辩论及其之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洲内部移民流向的变化,概述亚洲内部移民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国家对美技术移民趋势进行阐释。
2024-05-15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材料一   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乔治·布什遵循具有帝国特征的单极秩序逻辑,体现了美国大战略的转轨。鉴于多边国际制度作为建构未来秩序的基本原则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美国当前的单边主义战略难以奏效。

——门洪华《美国霸权与国际秩序》

材料二   美苏垄断一切的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极也好,五极也好,苏联总还是多极中的一个,不管它怎么削弱,甚至有几个加盟共和国退出去。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

——邓小平《国际形势和经济问题》

主题二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90年代,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它们通过把世界各国纳入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使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连成一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诞生,把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提高到新的水平。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四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世界各地因资本的跨国运动愈发密切地被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联系起来,世界不断变小的空间体验日益深刻;二是规模不断扩大的资本(公司)不断突破国家、民族限制,寻求建立全球性生产网络,“中心一外围”的国际分工结构日益将世界各地的生产纳入其中。跨国公司的发展代表了发达国家政府支持的私人资本的全球扩张,其在全球活动中的行动逻辑、组织形式和话语体系始终要求建立一个充分实现自由化、私有化的世界市场,而这恰恰也是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行动蓝图。

——摘编自谢浩《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影响与趋势》

主题三   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

材料五   社会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建立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向高效、优质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社会信息化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一部手机即可全部解决。“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但是,社会信息化也带来种种弊端。它使保障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诸如美国政府甚至通过监听计划窃听美国民众及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信息;它影响着个人生命财产安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它让网络成为良莠不齐的各种意见的汇集地,甚至成为个别别有用心的国家、集团或个人利用的工具;它让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受到计算机语言以及英语的冲击。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材料六   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紧张,在世界舞台上,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期望展示自己的文化个性魅力。但是,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形却是:处于强势文化一方对于弱势文化采取“文化霸权”或“文化殖民”,试图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对方,结果文化的冲突就在所难免。

——《世界文化的发展特征》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当前单边主义战略难以奏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面对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能力提升
(4)如何理解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139)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特点。
(6)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是如何应对的?
历史纵横
(7)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使本国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8)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社会信息化”的认识。
(9)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原因。
2023-07-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2·纲要下册第22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材料一   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大国间的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了解决或缓解,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在增长。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越来越多的国家也愿意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材料二


材料三   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与此同时,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

材料四   自联合国成立以来,维和行动就成为其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举措。维和行动的范围也由监督停火,建立隔离地带,向监督选举、组织公民选举、保护与遗返难民、武装护送与人道主义援助、解除冲突各方武装,直至建立临时权力机构等方面扩大。尤其是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改变了过去由美苏对抗而导致的无所作为的局面。据统计,19481988年,维和行动共计16次,而在19891994年达18次,维和地区从亚非拉地区向欧洲大陆伸延,参加维和的国家多达70个,派出军事观察员2000多人、蓝盔部队7.3万人。仅1994年维和行动就耗资30多亿美元。但是,近年来美国等一些大国利用联合国的维和举措,动辄以设置“禁飞区”“安全区”相威胁,提出“内战非内政”“扩展民主化”等;鼓动联合国授权,出兵索马里,捉拿反对派头面人物;出兵海地,推翻军人政权;等等。

——摘编自余起芬《联合国风雨历程50年》

主题二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材料五


材料六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主题三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七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引自2013年习近平重要讲话

材料八   有人这样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他们)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中国提供的中国方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合国维和行动不断发展的表现。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合国维和行动面临的挑战。
能力提升
(6)据材料五,分析20世纪后半期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7)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国际格局的新挑战?
历史纵横
(8)阅读材料七,指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我国政府正以“一带一路”为重要实践平台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所学,从思想渊源和世界大势的角度,概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依据。
(9)你同意这种理解吗?谈谈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2023-07-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3·纲要下册第23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采取的外交方针,概括为三句话:“另起炉灶”“一边倒”“打屋子再请客”。


(1)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形势,分析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必要性。

材料二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的”,“是来求同而不是不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


(2)亚非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多极化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主要成就。
2022-02-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9 . 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格局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毕竟我们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我们必须领导革命……建立一个按照美国价值标准建立的世界新秩序。”原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夫说:“‘冷战’的结束正在使美国的领导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材料三   可能是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和平与发展两个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冷战后的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邓小平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很多权力中心”是指哪些力量?反映了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格局怎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2021-08-1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13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结束后,世界总体局势趋于缓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各国为了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构筑有利于自己的地位,纷纷调整了对外政策。最为明显的是各大国建立起的各种形式的战略伙伴关系。19964月,《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10月,中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另外,美俄、日俄、美欧、日欧,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在各国纷纷调整对外政策,大国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的情况下,各国都抓住机遇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国际社会更加关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大多数国家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上。

——摘自郭新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状态·问题·目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国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的意义。
2021-01-09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模拟验收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