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车臣共和国处于里海与黑海之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它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导致了(苏联)俄罗斯政府与车臣地方政府都想要控制此地。车臣人大多数是穆斯林,在二战时,因为民族主义泛滥而仇恨苏联制度,大部分车臣人乘机试图与德国军队合作谋求独立。直到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政府才决定恢复车臣自治共和国的建制。1991年叶利钦曾下令在车臣实施紧急状态,却遭到戈尔巴乔夫的反对,在苏共高层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进行着激烈的权斗,都通过各种手段支持车臣的分裂势力,以争取对自己的支持。苏联的解体催生起车臣人强烈的反俄情结,车臣民族主义便产生觉醒在苏联土崩瓦解的废墟之上。叶利钦上台之后,立即制定对车臣的作战计划,在整个车臣战争中,俄罗斯消耗了大量军费,使经济危机与民族危机形势更加严重。独联体国家与俄政府内部不少高级官员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主张和平方式解决车臣问题,反对战争。中东穆斯林国家和西方一些国家则指责俄罗斯“破坏民主”“践踏人权”,宣传要和俄罗斯断交,有些国家还采取了经济制裁。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车臣战争爆发的背景与原因。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车臣战争的影响有哪些?
2024-01-1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1届高三12月双百金科大联考历史试题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阿以之间先后爆发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对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巨大影响。如1967年和1973年的两次中东战争险些引发美苏在中东的直接对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武器教训西方大国,引发西方二战后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1982年黎巴嫩战争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小规模的武装冲突未曾断过,但还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暴力冲突愈演愈烈,但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却集中在伊拉克。伊拉克战后,中东局势发生巨变。美国挟伊战速决之势,谋求单极世界霸权,中东地区成为其建立世界秩序的试验场。在美国新的中东战略中,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对中东进行“民主改造”成为几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环节。在这一战略框架下,美国中东战略的重心正在东移。这种变化不仅给阿以冲突的基本格局带来冲击,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阿以双方,使双方进行战略调整。中东地缘政治的巨变,也使外部国际力量调整在阿以问题上的立场。

——摘编自余国庆《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嬗变与阿以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以冲突不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伊拉克战争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2023-08-14更新 | 139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917月,华约宣布解散,新独立的俄罗斯为谋求西方经济援助而从东欧地区收缩力量,使东欧地区出现"力量真空"的局面。同时,东欧各国由于内部民族、宗教等矛盾冲突及受到外部力量威胁等因素,希望得到北约确实的安全保障。19977月,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正式加入北约,北约完成首轮东扩,将己方军事防线向东推进了700-900公里,逼近了俄罗斯的边界。

苏联解体后,美国认为"灾祸帝国"已不存在,"一个扩大和民主的欧洲必须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历史进程,不应受在政治上任意涂抹的地理的限制"。而西欧外交官则认为"如果欧洲国家团结起来,我们的力量不会比美国弱,通过北约东扩,我们向成员国以外的国家证明了一种有用的东西"。

——摘编自《光明日报∶北约东扩是引爆乌克兰危机的罪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约东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东扩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22-03-25更新 | 212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