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9 道试题
1 . 商鞅变法时期,实行“徕民“政策。采取优服条件招徕移民,吸引了三晋相当数量人口流入关中(下图)。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邻国版图面积不断缩小B.确立小农经济主导地位
C.解决秦国的粮食及兵源问题D.加强君权对社会的控制
2 . 下列变法或改革内容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
②"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③“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
④“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A.②①④③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D.①②③④
2023-01-0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中国历史上三位著名人物的言论。其言论意在说明(     
人物言论
商鞅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
王安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流血而成
A.封建势力是阻碍变法的重要因素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杰出人物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D.改革过程充满着曲折和艰辛
2023-11-18更新 | 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年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芈月对秦军大声疾呼:“你们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
C.国家按照军功大小封爵赐田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5 . 《分户令》是商鞅变法中一项重要举措。秦孝公三年,《分户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 、赋”;秦孝公十二年,商鞅重申《分户令》,规定:“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即父子同居于一所房屋内属于违法行为。由此可知,《分户令》的颁布旨在
A.推动小农经济的发展B.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C.维护秦国的政治统治D.削弱分封贵族势力
2021-12-18更新 | 28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一中、昆明西联学校阳宗海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6 . 战国时期,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吴起变法规定收回传至三代以上的贵族封君子孙者的爵禄,商鞅变法规定贵族中凡未立军功者不得入贵族籍。这些规定(     
A.注重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B.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化的需要
C.旨在提高平民的社会地位D.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的确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特定时代中突发性、渐近性的历史变革往往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并对后续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据此,有学者针对“特定时代”与“历史变革”整理出下图如下:

——摘编自程实《大拐点、大趋势》等

就材料整体或局部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8 . 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A.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D.民贵君轻
2019-04-05更新 | 648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0年广东湛江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董仲舒认为,变法使秦民“贪庚、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却说: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遣,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引司马迁的记载,将“秦民大悦”“家给人足”统统删掉,大概他认为这是溢美之调,有悖史实。其他如王安石与朱熹也是肯定与否定两种看法。

新中国教科书完全一边倒的正面评价始于1956年,其视角主要在于实现了中央集权,结束了贵族政治,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2014年6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俊伟在《商鞅变法:不为人关注的另一面》中指出:商鞅变法建立了以官僚体系为依托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变法把秦国打造成了一个军国主义国家。为了支持战争,他采取弱民、夺民、愚民的措施,大力加强君主和政府的权力……这样的变法缺乏人文主义关怀,具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商鞅把礼乐、孝悌、诚信、仁义、非兵、羞战等视为危害国家的虱害,执意铲除。连坐使居民相互监督,降低了人文道德水准。

——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董仲舒否定商鞅变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评价历史事件的因素。
2021-03-11更新 | 30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B.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2021-05-15更新 | 281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