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五月,正在试行雇役法的开封府东明县县民,因反对雇役法中既规定四等以下户无须输役钱,又规定各县输钱总户数的不合理条文,爆发了上访事件,而本应安抚百姓的东明县县令贾蕃似乎并不惧怕事件的升级,反而遣令百姓入京上访。一时间“千百人诣开封府,诉超升户等出助役钱事”。

事件爆发后,宋神宗手批付中书:“民之不愿出钱者仍旧供役”,但厉行变法的司农寺截留了宋神宗的手批,并要求府界提点亲自下各县规范役钱的计征程序;此外,在新颁布的募役法敕书中加入了大量解释法令宗旨与预期效果的宣传文字,还把试行时所得的减轻民众负担的数据也加入到法令当中。最后,东明县民上访事件超出政争的范畴而成为变法君臣完善雇役法的契机。

——摘编自黄敏捷《北宋熙宁四年来东明县民上访事件与变法君臣的危机处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明县民上访事件爆发的原因及变法派的应对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变法派处置东明县民上访事件的意义。

2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宋仁宗景佑年间(公元1034-1037年),河北肥乡县田赋不公、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官僚、豪强巧取豪夺,大肆兼并土地,逃避赋税。在县衙登记的田赋征税底册上,土地分配数据与现实情况严重脱节。郭谘担任肥乡县令后,改革土地征税制度。他派人重新丈量土地,参酌土壤色泽、厚薄和肥瘠划为五等,根据土地等级和土地多少确定税额……纠正无租之地,使良田税重,瘠田税轻。除可供种植农作物的田地之外,其他荒地都不征税……免除无地而有租税者400家,纠正有地而无租税者100家,收取逃漏税款80万……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王安石推行变法,把郭谘的土地征税措施加以补充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予以大力推行,这一措施限制了土地兼并,为国家财政增加了税收。

——摘编自《肥乡县志》

(1)根据材料指出郭谘改革土地征税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谘改革的影响。

2017-05-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3月)历史试卷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流民,是社会治安的一大问题,更是户口统计、户籍管理的一大问题。近世之民,离乡轻家,东西南北,转徙而四方,固不以为患。针对这一现象,宋朝规定:“居作一年,即听附籍。”即在一个地方居住一年,即被列入当地户籍,成为当地人口,并承担相应的赋役。这样一来,就全国范围而言,便可以掌握大体的人口总数,附籍者便也受到官方的控制。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诏:“自今找来户口及创居入中开垦荒田者,许依格式申入户籍。”对于坊郭流民,宋政府采取对流民进行登记,来掌握流民的情况。负责登记的在城各厢官吏,每见流民,逐家尽底唤出本家骨肉,亲自当面审问真实人口,填定姓名口数。流民离开之时,房东要主动报告厢官,销毁流民的临时户口。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指出宋代流民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流民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

4 . [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央财政管理机构相对来说是清政府控制力校大的机构,于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从中央开始。1903年4月,清廷最先在户部外特别设立财政处,1906年11月户部“正名为度支部,以财政、税务并入”,并将原有的14个清史司“从新厘定,以事名司”,改为田赋、漕仓等10个司。1908年,清延还设置清理财政处,分管全国财政清理。其主要职责是:清查、统计全国财政出入款项,调查财政利井,并负责财政预、决算的编制及册籍造选、精核。1909年设置督办盐政处、分管全国盐务,主要职责是对全国盐政事务进行统一管理。“一部三处”的设立和职责的明确,使人事职权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从而使中央财政管理体现趋于统一。

   摘编自伍振华《略论晓清中央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末中央财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中央财政管理机构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2018-04-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大象天成大联考.全国名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三适应性考试(五)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