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评价的是
A.商鞅变法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王安石变法
2 . 王安石主政时认为当时时政有四大问题:“人才未练、财用不足、风俗未变、政令未出”,为解决“财用不足”他实施了
①方田均税法 ②保甲法 ③均输法 ④科举新法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①③
2019-10-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徐汇、金山、松江区高三下学期学习能力诊断(二模)历史试题
3 . 下列政治家中提出“不加赋而国用足”理财观念的是
A.商鞅
B.孝文帝
C.王安石
D.范仲淹
2019-09-0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该诗句表现了作者
A.对北宋孱弱的愤懑
B.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C.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D.对北宋改革的迫切
2019-07-29更新 | 250次组卷 | 19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当神宗、王安石锐意变法之际,独愀然以为未当,退而著史,……垂二十年而书成……其书衣被沾溉于后世,至今不能废。”此处的“书”当指
A.《太史公记》
B.《史通》
C.《资治通鉴》
D.《文史通义》
2019-05-03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上海市青浦区2019届高三(二模)年级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6 .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019-04-02更新 | 49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3年上海长宁、嘉定二模历史试题
7 . “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戊戌变法
2014·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8 . 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A.募役法和保甲法B.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C.将兵法和均输法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
2019-01-30更新 | 2585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上海卷)
9 . 王安石变法时,青苗法规定“不愿请者,不得抑配”,“取息二三分”,以实现“取民之财,还以助民”的目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往往强令民户向政府借贷,且“取息高达六分”,以致“害民如此”。对此现象最佳的理解是
A.变法只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无视民众负担
B.王安石变法的有些法令在制定时考虑不周全
C.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
D.部分地方官员在实际执行时偏离了法令条文
2018-04-10更新 | 403次组卷 | 20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