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以中英《南京条约》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均是由外方提出条约草案,中方代表几乎没有与对方发生什么争执就签订的。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完全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B.急于结束对外战争困境
C.开始接受近代外交理念D.迫于西方列强军事压力
2 .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2018-04-01更新 | 194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茅海建教授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条约签订了。南京保全了。英军退出了。战争结束了。这一切使英方大为满意。”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
C.近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D.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 .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说:“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虽有一时的供应不足之虞,但在总体上不觉困难。一些民众向他们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A.英方发展海外贸易
B.民众尚未形成国家民族意识
C.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D.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6 .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意图的是(   )
A.割占香港岛B.中英协定关税
C.赔款2100万银元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