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
2019-01-30更新 | 1580次组卷 | 8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合格历史试题
2 . 闻一多《七子之歌》:“我的胞兄香港在诉他的苦痛,母亲啊,可记得你的幼女九龙?……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香港和九龙司地方一区被英国割占分别是通过
A.《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D.《瑷珲条约》和《马关条约》
3 .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A.领土主权
B.司法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内河航运权
4 .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失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中国开始遭受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6 . 百年沧桑看上海

【洋务重镇】

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而上海又是洋务运动的重镇。

(1)请你在下列材料中选取符合“上海:洋务运动的重镇”这一主题的史料(填写字母)

[1886年的上海租界见闻】

……租界之内,三国享有独立的行政权力。美国和英国的租界联合起来,成立了类似于市政府的工部局,还有由纳税人选举产生的议会……迄今为止,这种管理方式运转顺利。世界上很少有城市的市政管理像上海这样运转良好。

……这里有很好的下水道,有清洁的供水系统和完善的照明系统,个人财产也受到了良好的保护……,居民们可以在路况极好的街道上舒适地行走。在我们自己的城市中,又有多少可以吹嘘做到了这些呢?我想没有

一一材料选自《帝国的回忆一一(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2)上海的租界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请完成下列示意图。(s分)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中对上海租界的描述?

2018-04-0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历史试卷
7 . 鸦片战争前后,江南的经济重心从苏州渐移到上海,地方人士慨叹苏州曩时列肆如栉,货物填溢,楼阁相望,“今则轮船迅驶,北自京畿、南达海徼者又不在苏而在沪矣。”导致苏州和上海地位更替的最重要的经济因素是
A.《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开埠通商
B.运河贸易被海运彻底取代
C.苏州传统棉纺织业的衰落
D.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苏州经济
2017-12-06更新 | 276次组卷 | 24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等级)历史试题
8 . 《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底的灾难。”其中,“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底的灾难”指的是
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
B.冲击了小农经济,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直接加强了中西科技、思想、文化交流
D.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便于列强倾销商品
9 . 以史为鉴:
认真总结正确认识康乾盛世的得失,有利于我们辩证认识中国近代初期的形势。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中国周边形势图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一种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716页
请问题
(1)根据所给材料,结合已有知识,说明当时中国处于怎样的“时势”?
(2)如何理解清王朝“安于现状”,“注定最后要在一场决斗中被打垮”?
(3)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这场“殊死的决斗”的实质是什么?
10 . 世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各不相同,陈旭麓先生说西欧是走出中世纪,而“中国是被轰出中世纪的”。把中国“轰”出中世纪的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启蒙思想
D.工业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