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痛心的条款就是五口通商,认为洋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防不胜防,现在他们更可以横行天下,文人忧国者也莫不以此为华夏巨侮。然而到了清末,统治者发现通商口岸无一例外都繁荣起来,于是又主动要求增开商埠。清廷前后态度的巨大迥异反映了(        
A.列强对华侵略放松B.中国近代化渐成潮流C.列强资本输出减少D.中国半殖民地化受阻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年—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年—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三次战争后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反映出列强的主要要求是
A.第一次是商品输出,后两次是资本输出
B.前两次是商品输出,第三次是资本输出
C.三次均为资本输出攫取土地
D.三次均为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3 . 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潮水般涌入的“洋药”(鸦片),清政府不得已准许本国栽种土烟,企图通过“内地之种日多”,使“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不自禁而绝”。这本质上揭示了(     )
A.清政府开始与西方列强进行商战B.为改善民生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
C.鸦片走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D.清政府对鸦片走私缺乏清醒的认识
2018-03-14更新 | 204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鸦片战争后,中国不仅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这主要表明:
A.清朝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
B.海关管理权落入英国人的手中
C.变局中的清朝中央集权制危机
D.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2017-10-19更新 | 447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樟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对于《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的条款,道光皇帝和耆英等人所希望的是把条款中的“割让”一词换成“赏借”二字。这说明晚清统治者
A.统治黑暗腐败,投降卖国
B.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
C.认为丢失香港影响不大
D.用“礼”维护国家主权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6 . “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该事件导致
A.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B.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列强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7 . 陈旭麓先生说:“时代变了,道光帝浑然不觉,结果脚随之跟入新时代,而头脑却依旧留在旧时代。在专制社会中,旨意决定一切。道光帝由此断送了机会。”对这段话最好的理解是(       )
A.中国社会历史悠久、结构牢固
B.封建自然经济是君主专制的基础
C.自给自足心态滋生封闭保守观念
D.皇权专制延缓中国近代化历程
2019-01-30更新 | 187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届江西高安中学高三高考冲刺历史试卷
8 .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上述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哪项主权(  )
A.司法主权B.关贸主权C.军事主权D.领土主权
9 . “于中国人民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记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而且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以及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向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