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英国的格雷斯顿评价鸦片战争说:“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没有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B.作者在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作者认为英国是在保护自由贸易的原则
D.作者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2 . 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B.协定关税C.割让香港岛D.巨额的战争赔款
2019-11-15更新 | 19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在签订《南京条约》后给皇帝的报告中说:“臣等伏思该夷所请各条,虽系贪利无厌,而其意不过求赏码头、贸易通商而止,尚非潜蓄异谋。与其兵连祸结,流毒愈深,不若姑允所请,以保江南大局。”这说明
A.鸦片战争仅属于通商战争B.这些代表对英国的本质认识不清
C.《南京条约》可保江南大局D.不应当将这场战争称为鸦片战争
2020-11-1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租界和使馆区既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表现形式,也是传播西方文明的窗口。与下图历史现象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上海租界                                                                           北京东郊民巷使馆区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9-01-19更新 | 17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十四校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5 . 一西方史学家这样描写近代某一战争后的中国:“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开始互相打交道了。现在冲破了长久以来包围着她的愚昧和迷信,享受到更为宽广之文明的自由……”他描写的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 1853年,厦门英领事在报告中说:“在厦门,人们都知道,进口货报关的不及一半,海关的出口账目也徒有其名。”该报告内容从侧面说明当时
A.洋货受到自然经济排挤B.厦门开埠通商名不副实
C.列强走私活动异常猖獗D.英国意图扩大侵略战争
7 . 近代史上,列强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划定“使馆界”
④在通商口岸设厂
A.①③④②
B.①②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
2018-10-11更新 | 262次组卷 | 30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南城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条规定:“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B.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C.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
D.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
2019-04-15更新 | 177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海史专家熊月之曾概括了本土想象对上海的看法:在经济层面,上海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在殖民层面,上海是“外国人的天堂,中国人的地狱”;在道德层面,“上海既是罪恶的渊薮,同时也是文明的渊薮”。

——摘编自熊月之《历史上的上海形象散论》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选择“本土想象”的某个层面或全部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可以对现有观点进行论证,修改,质疑或提出新的观点;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10 . 鸦片战争后,民间人士为抵制外来鸦片的入侵,纷纷主张弛禁土产鸦片,扩张罌粟种植面积,以期“阴抵洋药,并暗收利权”。朝廷重臣.开明士绅、近代媒介亦积极参与其中,“鸦片商战”由此盛行一时.成为近代鸦片泛滥的重大诱因。“鸦片商战"的盛行
A.反映出近代国人维护利权时的非理性B.有力地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C.是近代国人抵制经济侵略的积极成果D.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