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战争改变了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C.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反思与前进
2021-10-23更新 | 867次组卷 | 4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1841年8月,英军侵略厦门,当地防御的清军共计5680人,但驻守当地的福建水师因绿营分属不同指挥系统,导致4300余人中参战者不足2000人。这反映出
A.民众的民族意识缺失B.清政府政治上腐朽不堪
C.清政府缺乏主权意识D.清朝军事制度有待完善
3 . 1944年底,重庆实验地方法院公开审理美国人麦克米兰因驾驶车辆误伤人命案,判决过失杀人罪名成立。该案经过两次上诉,此事最终以麦克米兰无罪收场。1945年重庆实验地方法理的3宗涉美案件分别以管辖错误、撤回及上诉结案。以上现象
A.背景为中美联合抗击日本法西斯B.适用《望厦条约》的领事裁判权
C.反映出国民政府完善了法律体系D.说明中国摆脱了外交屈辱地位
4 . 西方列强以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落后的大门,改变了中国社会运动方向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1-03-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5 . 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 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 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这一条款中
A.“贸易通商无碍”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为实现自由贸易
B.派设领事等官,专理商贾事宜,与中国主权完整无不良影响
C.“清楚交纳货税、钞响饷等费”体现双边贸易中英平等协商原则
D.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打开中国市场
6 . 《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旨在
A.打开中国市场B.掠夺中国劳动力
C.获得政治特权D.获取海关管理权
7 . 鸦片战争后,从1842年8月到1844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三国签订了《南京条约》《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后果是
A.破坏了领土主权的完整B.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损害了司法的主权独立D.影响了近代的历史进程
8 . 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进入中国,利用银行和钱庄的信用关系,让中国旧式金融业为其服务,特别是利用钱庄为他们推销洋货,购买土特产。此类行为
A.标志着中国近代金融业形成B.带有明显的殖民侵略色彩
C.推动了中国信用体系的建立D.促进了中英两国关系改善
9 . 鸦片战争后,以中英《南京条约》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均是由外方提出条约草案,中方代表几乎没有与对方发生什么争执就签订的。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完全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B.急于结束对外战争困境
C.开始接受近代外交理念D.迫于西方列强军事压力
10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放东南沿海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又开放沿海、沿江11处通商口岸;1895年《马关条约》又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主动顺应资本主义的潮流B.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特别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D.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