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0 道试题
1 . 《南京条约》是按照西方世界通行的国际惯例,以两国君主的名义拟定的。但是,在当时部分清朝大臣看来,将大清皇帝与英国女王这种“夷妇”并书是奇耻大辱,立此条约无法向历史“交账”。这说明这些大臣(       
A.反对鸦片战争停战B.力争国家主权的完整
C.缺乏近代外交观念D.看清了英国侵华本质
2024-02-29更新 | 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 . 某英国学者指出:直到1841年7月底,道光帝及其大臣也只将此(鸦片战争)称之为“边衅”,即使英国人用当时最新的军事技术打败了中国军队,英国人在清政府的文件中仍然被看作是“丑类”“匪类”。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英国侵华有其历史必然性B.国人民族民主主义情绪高涨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清政府受困于传统夷夏观念
3 . 1843年签订的《虎门条约》规定,如果中国政府对其他各国有权利让与, “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也有同样规定。这是一条损害中国主权特别严重的条款。此条款应为(     
A.协定关税B.片面最惠国待遇C.领事裁判权D.投资设厂
4 . 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近代产生的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的原因是中国人的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与灾难性战争中受到刺激的两种情绪碰撞的结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排外复仇情绪比较强烈B.掩盖了列强侵略中国的真正动机
C.闭关自守政策导致商品流通受阻D.中国朝贡外交体制引起列强入侵
5 .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时任江苏布政使的李星沅十分愤慨,他认为“夷妇与大皇帝并书”、“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这些不可接受。这说明李星沅(     
A.国家主权意识强烈B.受天朝上国观念影响
C.认清了条约的本质D.已具备近代外交意识
2024-01-25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6 . 鸦片战争后,洋纱及进口染料大量输入安徽,皖南的大量土纱业和染料业陷入破产,但当地织布业却选用进口上等色料,多取用东、西洋名厂最上等之双股线,故其织成之布,不但花样翻新,且能紧密均匀、耐久,诚中国改良土货之大特色也。由此可知(     
A.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B.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C.当地织布业具有较强竞争力D.列强经济侵略具有双重影响
7 .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负责同英方善后谈判的钦差大臣伊里布等人在致璞鼎查照会中提出对行商制进行适当保留;次年,清廷颁发致通商五口钦差督抚三衔《告示》中提出:“我皇上准许予广州等五口通商,将议定和约恩准施行……从此干戈永息、业利无穷。”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
B.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C.清廷仍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外交观念
D.中华民族主权意识增强
2024-01-10更新 | 339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8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广东地方官商认为《南京条约》打击了他们私人利益,他们痛恨外国人;广州的商人也是如此认为。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巨额赔款加重清政府财政负担B.协定关税阻碍了民族工商业发展
C.鸦片战争后中国商贸中心转移D.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
9 .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了两大举措: 一是在条约规定的港口引入蒸汽船、邮政以及关键的海关系统:二是按条约实行值百抽五税率以及实际执行更低关税的贸易政策。这(     
A.导致清廷国家主权大量沦丧B.实现了晚清海关管理的制度化
C.降低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成本D.加速了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化进程
2024-01-0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B.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C.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D.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2023-12-19更新 | 365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