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对边疆史地,特别是对西北史地知识造诣很深、贡献很大的学者。他们写出了一大批学术价值很高的边疆史地著作,如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魏源的《圣武记》、姚莹的《康輶纪行》等。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经世致用思潮兴起B.学术研究开始转向
C.闭关锁国政策破产D.民族意识逐步增强
2023-08-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学段试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了《两次鸦片战争》一课后所做的部分知识点小结。其中④属于(     
①属于由于鸦片战争失败,②清政府被迫于1842年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③内容包括割让香港岛、开放通商口岸等。④中国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历史结论B.历史事实C.历史过程D.历史原因
3 .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指出一味强调陆守,以守为战,“譬如两人对弈,人行两步,而我行一步,其胜负尚待问乎?""徒守于陆,不与水战,此常不给之势”。这表明林则徐(     
A.主张学习西方科技B.摒弃了夷夏观念
C.呼吁应对边疆危机D.萌发了海防意识
2023·江苏南通·三模
4 . 如表为1838—1862年英国工业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对表中信息的解释合理的是(        
年度数值(单位:磅)
1838—1842882495
1843—18472090406
1848—18521664416
1853—18571738872
1858—18624127611
A.英国获得对华贸易特权B.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C.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D.近代民族工业的抵制
5 . 鸦片战争后,浙江南浔“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声万语聋人耳”。而上海松江地区却因“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些现象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B.西方对华倾销工艺品
C.中国传统手工业技术创新D.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023-05-14更新 | 296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1844—1847年五个通商口岸贸易的货值统计表(单位:万元)
年份宁波广州厦门福州上海
1844年11.1733.519.3048.7
1845年2.7681.516.38.4234.1
1846年1.1554.517.6极少216.2
1847年1.2549.218.7极少229.9
据此可知,当时(     
A.上海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B.广州的对外贸易地位没落
C.自然经济对洋货强烈抵制D.中国的贸易逆差现象严重
2023-10-0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晚清时期外国商品的涌入和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给传统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宗族和家庭不能再为那些失业的、患病的、贫困的家庭成员提供帮助和慰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列强侵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激化B.西方文化传播冲击中国传统文化
C.手工业者和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D.传统家族社会在外来侵略下瓦解
8 . 以图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图1、图2均出自英国人埃德加·霍尔特的《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一书。这些图片可以用来说明在两次鸦片战争中(          
A.中国军民抵抗外国侵略B.英军陆上作战计划未得逞
C.中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D.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
2023-03-02更新 | 68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中,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必要之举是(     
A.割让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接受协定关税D.开放五口通商
10 .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丝类出口由丝织品为主变成生丝为主,1860—1911年间,丝绸仅占丝类出口的17.5%,远低于鸦片战争前的63%。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低税率致使贸易陷入被动B.世界市场被西方列强主导
C.民族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D.全球市场和产业分工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