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9 道试题
1 . 广州地区有饭后食用槟榔以消食的传统,其流通模式如下图。19世纪40年代以后广州食用槟榔的习俗逐渐消失,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农产品商品化导致饮食习俗的变迁.B.鸦片大量涌入取代槟榔成瘾品地位
C.外贸格局的剧变带来槟榔价格上涨D.太平天国兴起导致槟榔运输的阻隔
2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     
A.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直接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使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 .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冲积于厦口(厦门)”,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这则材料可用以说明当时(     
A.传统经济结构在西方冲击下发生变动
B.厦门取代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
C.传统家庭手工业已被机器大生产取代
D.政府主动开放以应对对外贸易形势变化
4 . 下图出自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该情形出现在(     

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景
A.鸦片战争期间B.中法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5 . 近代以来,不同时期对华贷款最多的国家不断变化,1840~1911年是英国,1911~1927年是日本,1927~1949年是美国,1949~1960年是苏联。对上述变化理解最全面的是(     
A.中国国家实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B.世界上主要国家对华政策性质的变化
C.近代以来中国对外援依赖程度的变化D.国际局势影响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2023-01-07更新 | 4010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马克思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这里的“暴力”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7 .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政府与世界诸国的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三类国家关系:一是传统朝贡关系,如朝鲜、越南等国属于这一类型;二是传统互市关系,如日本等国就属于这一类型;三是近代条约关系,西方侵略者都属于这一类型。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传统外交格局受到冲击B.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C.近代外交理念完全确立D.仍然在亚洲地区具有支配地位
2023-05-19更新 | 513次组卷 | 3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伦敦新闻画报》报道说:“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被认为会促使大清皇帝做出公平合理的安排。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材料中所涉及的战争(     
A.成为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推动中国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正式启动
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022-07-12更新 | 2001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教研联盟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1845年,英国驻上海领事强迫地方官吏议定土地章程,并划定了英国人居留地,这就是“租界”的前身,其后美、法两国竞相效法。列强通过在居留地移植自身的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逐步消解了中国政府的行政、司法干预权,吸引大批鸦片贩子、投机商等蜂拥而至。这反映出,上海租界的形成(     
A.为列强提供了资本输出平台B.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产物
C.加剧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推动了中国基层治理近代化
10 .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中说:“尽管战争骤然而至,尽管清王朝全无准备,但在传统的御外攘夷的武器库中,已为道光帝编制了‘剿’、‘抚’两道程序,道光帝交并轮番操之上阵……一波三折,回旋再现。”这说明(     
A.清廷仍然固守传统华夷观念B.清王朝无需做任何战争准备
C.武器装备方面中国并不落后D.决策犹豫不定决定战争结局
2022-11-15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二中、鹏峰中学、广海中学、泉港五中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