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前,买办之盛,以广东香山为最;五口通商后,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粤商很善于把握商机
B.中国沦为列强的市场
C.传统经济形态的瓦解
D.外贸重心转移的趋势
2 . 鸦片战争后,中国不仅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这主要表明:
A.清朝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
B.海关管理权落入英国人的手中
C.变局中的清朝中央集权制危机
D.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2017-10-19更新 | 447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3 . “西方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帝国的大门,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生产力,瓦解了这些古老帝国的腐朽思想和落后的、个体的、小农式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认识
①夸大了殖民侵略的积极影响
②体现了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2017-09-08更新 | 714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9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910年的上海法租界,法国人索姆委托经纪人李某从事黄金期货交易,结果导致索姆损失一万余两白银。索姆起诉并要求被告赔偿损失。法方陪审认为当事人之间合同没有规定交易时间、方式,被认定为黄金投机行为。根据《法国民法典》,法院驳回原告请求。这则材料可以反映出
A.法国陪审在租界内不敢偏袒法国人
B.清朝末年中国开始出现投机活动
C.法院受《大清律》影响而维护中周人利益
D.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6 . 从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中,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
铁路1825年1876年1934年
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39年
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
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
汽车1883年1901年1928年
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8年

A.开辟为通商口岸有利于城市发展B.科学技术也是巨大的生产力
C.上海引进西方技术走在全国前列D.工业革命扩展到了上海重庆
7 .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6-12-13更新 | 763次组卷 | 24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贸易章程》规定,瑞典、挪威等国在华领事馆所用度量衡均以粤海关定式为准。咸丰八年通商条约规定:海关度量衡以英国和法国两种定式为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的海关自主权遭到破坏
B.西方逐步取得国际贸易主导权
C.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侵略要求
2016-11-27更新 | 336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二卷)
9 . 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作了详细规定。这表明
A.中国贸易自主权丧失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
C.洋务运动已正式展开D.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
10 . 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
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