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前,买办之盛,以广东香山为最;五口通商后,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粤商很善于把握商机
B.中国沦为列强的市场
C.传统经济形态的瓦解
D.外贸重心转移的趋势
2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对中国而言,最主要的影响是
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
B.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
C.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
3 . 《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然免罪”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恩释放”。此条款表明英国
A.与清朝关系友好
B.对中国内政事务的干涉
C.侵犯了中国领土
D.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4 .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2017-09-08更新 | 714次组卷 | 65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894年,在中国的25个通商口岸有洋行552家,其中近三分之二属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是
A.日本B.美国C.德国D.英国
2017-08-04更新 | 2049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材料表明领事裁判权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特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是一种中国与列强对等的治外法权D.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标志
7 . 著名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A.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
B.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
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
D.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