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2 . 有葡萄牙学者认为,“尽管澳门在它坎坷的历史上经历了许多危机,但一八四二年才是它真正衰落下去的日子”,这是因为一八四二年
A.澳门逐步丧失中外贸易的特殊地位B.洋货入侵导致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人民的反抗抵制了西方入侵
3 . 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潮水般涌入的“洋药”(鸦片),清政府不得已准许本国栽种土烟,企图通过“内地之种日多”,使“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不自禁而绝”。这本质上揭示了(     )
A.清政府开始与西方列强进行商战B.为改善民生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
C.鸦片走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D.清政府对鸦片走私缺乏清醒的认识
2018-03-14更新 | 204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华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4 . 历史理解是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对以下材料“……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理解不正确的是
A.出自1842年《南京条约》
B.体现工业革命商品输出需求
C.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
D.直接导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5 . 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其中有悖历史事实的镜头是
A.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英国旗在飘扬
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D.码头上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海关税额
2017-12-18更新 | 130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漳浦三中四中高一上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6 .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该现象反映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B.领土主权C.关税自主权D.行政管辖权
2017-12-0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东山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
B.清政府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2017-10-26更新 | 362次组卷 | 42卷引用:福建省华安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
A.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
B.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
C.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
D.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2017-09-08更新 | 714次组卷 | 65卷引用: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协定关税和口口口口口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口口口口口,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口口口口口”应为
A.五口通商权B.内地传教权C.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
10 .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16-12-13更新 | 763次组卷 | 2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桥东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