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8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口岸城市及其区位表明,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变之中所形成的初始动力是外生的,经由“口岸”传导到“腹地”,形成“点”、“线”、“面”三个层次,逐渐改变并塑造近代中国的经济空间秩序。该学者意在强调(     
A.西方侵略影响中国的经济格局B.工商业文明成为近代经济的主导
C.近代经济发展取决于口岸经济D.近代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2024-01-09更新 | 41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晚清时期,《壬寅夏纪事竹枝词》中有一首诗吟咏林则徐:“苍生百万仰林公,四海人心一样同。若使九重知屈贾,不难恢复斩夷雄。”这(       
A.侧重向西方学习的渴望B.说明对战败未有科学反思
C.最可能是维新派宣传品D.传递民众对洋务派的支持
2023-12-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含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鸦片战争爆发初期,道光帝相信“调兵合剿,不难即时扑灭”,但不久发现英军“船坚炮利”,立即改“剿”为“抚”。虎门之战后,道光再次启用主战派。至英军到达南京江面,道光彻底放弃抵抗,令“务须妥速办理”与英军议和。这种“剿抚不定”反映了清朝(       
①对敌我双方都缺乏了解       ②一味沉湎天朝上国的迷梦
③吏治腐败影响军事部署       ④无力摆脱到来的民族危机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4 . “税权基于国权而发生,本以国定为原则。当订约时,未尝不可据理力争,耆英等不谙此,轻许将税则列入条约,遂开协定之恶例。”与此内容有关的战争(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使圆明园遭抢劫焚毁
C.收复了新疆南北两路D.使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5 .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与列强签订的诸多条约的用语中,无论是彼之要求还是中方允准,均为“乞恩”“恳恩”以及“圣恩”“天恩”等词。此外,在《望厦条约》签订后,道光帝还降谕道:“国家抚驭外夷,一视同仁,断不使彼此稍分厚薄,致启争端。”这可用于说明(     
A.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源B.传统思想制约近代外交活动
C.中外民族矛盾逐渐弱化D.清廷已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6 . 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B.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C.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D.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2023-12-19更新 | 326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暑期训练卷(四)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前,中西方往来文书的主要形式是“禀”和“谕”,英方用“禀”申陈或申诉于广东官府,广东官府用“谕”来回复或指令英方;鸦片战争后,中英双方文书往来用“照会”的新形式取代了“禀”“谕”。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英之间外交的平等化B.传统华夷观念的松动
C.向西方学习思潮的产生D.朝贡体系的彻底崩溃
8 . 1840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与之签订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丧权辱国条约——《南京条约》,以下南京条约内容中,哪一条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     
A.开放五个通商口岸B.赔偿2100万银元C.割让香港岛D.协定关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40年后,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材料反映了中国(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C.政府放弃抑商政策D.对外贸易居出超地位
10 . 《潘秀才日记》是近年香港公开的档案资料,以下是潘秀才于1845—1858年间在两广总督衙署任文书时的见闻节选。据此可知,这些言辞(     
“今日徐总督在虎门江面的英舰上与夷人会谈。夷人又提入城一事,实乃可恶!广州城乃吾民居住之地,怎可让外夷居住。况夷人面目怪异,实乃妖类。”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月十七日

“自徐总督从虎门回来之后,便多有奏折发往北京,想来应是夷人蛮横无理硬要入城。但我城中士绅商贾通力合作,抵制夷人入城,必能浇灭夷人气焰。”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四月十日

A.体现了清廷主权意识的觉醒B.带有华夷之辨的心理
C.反映出英国企图占领广州城D.体现乡绅团体的良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