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8 道试题
1 . 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上述是中国近代一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这场战争(     
A.使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B.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D.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 . “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近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作者意在(     
A.强调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化序幕B.说明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C.阐明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双重影响D.揭示战争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重要手段
2023-07-2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瑞金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842~1850年清朝官员的860件涉外防务奏折中,只有2件奏折希望朝廷“防维”“逆夷”和“借江宁为战场”,其余普遍主张“羁縻”“抚夷”最终即可实现“四海晏然”。材料说明(     
A.国人维护主权意识强烈B.中国尚未开眼看世界
C.官员普遍关心国家存亡D.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4 .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材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的农副产品受到英国的推崇
C.近代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
D.近代中国人消费观念的巨大变化
2023-07-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5 . 1842- 1845 年,中国对英国大批棉纺织品的进口造成了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长期壅塞。此后英国输华的纺织品总值,很少超过1845年的水平,到1854年甚至降到64万镑。这表明当时(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B.中国市场需求和购买力仍然有限
C.中英正常贸易受到鸦片走私阻碍D.中英正常贸易商品结构相对单一
2023-07-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错误的是(       
A.“戊戌变法”——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和思想解放
B.“辛亥革命”——从此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步伐
D.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7 . 南京和议后,浙江巡抚刘韵珂指出:“各省通商,烟禁大开,漏银更多,国用民用俱绝,兵无斗志,民有乱心,以英兵内犯为可喜。”这表明(       
A.清政府与西方和议遭民众抵制B.民族矛盾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
C.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D.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9 . 下表是1844-1849年间上海中国茶和生丝出口量变化表(部分)。该表反映了(       

年份(上年7月1日—下年6月30日)

茶(单位:磅)

丝(单位:包)

1844—1845

3800027

6433

1845—1846

12459988

15192

1846—1847

12494140

15972

1847—1848

15711142

21176

1848—1849

18303074

18134


A.小农主动融入世界市场B.上海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上海茶丝贸易持续增长D.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动
2023-05-0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853年,中文月刊《遐迩贯珍》在香港创办,该月刊辟有“布告篇”专栏,专载船期、商情和广告。稍后出版的外人所办的诸多报刊,对登载广告的业务更加重视。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东南沿海的商品市场扩大
B.大众传媒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C.经济主体的市场意识增强
D.民族企业的营销手段不断革新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