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0 道试题
1 . 《南京条约》签订后,大清国上下都认为这是奇耻大辱,但舆论最不能接受的倒不是“割地”、“赔款”和“领事裁判权”,而是对外国开放通商口岸,准许外国人设置领事馆和外国人携带女眷居住,以及在外交活动中采用“平行”的交往礼节等。这说明
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国人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C.国人对列强经济侵略强烈抵制D.领事裁判权的损害不大
2021-03-20更新 | 52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高考压轴卷历史试题(湖北卷)
2 . 近代西方的战争条约,其固定格式是将战胜者置于战败者之前。而《南京条约》中文原件序言第一句是“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该条约所有涉及中英双方的地方,清政府均把中国排在第一位。这表明清政府
A.坚持闭关自守政策B.固守天朝上国理念
C.融入国际条约体系D.维护民族国家利益
2021-03-04更新 | 47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鸦片战争后,依附于外商的买办首先在上海诞生;至60年代买办“于士农工商之外,别成一业”,广州十三行有不少失去垄断特权的行商纷纷到上海充当买办。据此推知当时
A.广州行商最具买办职业优势B.近代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C.买办的社会地位高于“四民”D.上海外贸地位逐渐超越广州
4 . 1841年,英方代表义律迫使清政府的代表琦善同意拟定《穿鼻草约》,规定割让香港(但仍由清政府收税)赔偿600万银元等内容。道光皇帝得知消息后大怒,将琦善革职查办;同时,英国政府也表示对该草约的内容不满。《穿鼻草约》未能成功签订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的军事力量大大强于英国B.英国议会未对草约内容进行表决
C.中英两国利益诉求存在根本冲突D.清政府的天朝上国意识根深蒂固
5 . 《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清政府照会英国代表,“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事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这一规定
A.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B.反映出清朝的近代外交意识
C.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扩大D.减少了中英商业纠纷的发生
6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基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
2021-01-08更新 | 426次组卷 | 80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这一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这一战争
A.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B.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
C.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改变了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
8 . 《英国档案有关鸦片战争资料选择》一书中提到:无论是当时的英国在华商人、驻华官员,还是当时的英外交大臣,都毫不隐晦鸦片贸易对于英国商人、殖民地和政府税收的巨大利益。这说明英国的鸦片贸易
A.其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B.旨在改变对华贸易顺差地位
C.与攫取中国财富有重要关系D.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根本利益
9 . 中英《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向来各外国商人只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英国据此取得的新权益是
A.片面最惠国待遇B.四港口开埠通商权
C.关税贸易自主权D.广州—地贸易权
2020-12-26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五县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提到:“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使命。……生活在这一尚未开始近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这一事件)。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材料中提及的历史事件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标志中国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
C.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020-11-26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