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虽有一时的供应不足之虞,但在总体上不觉困难。一些民众向他们出售粮食、禽畜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清政府统治的不得人心
C.民众生活艰难困苦D.国人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2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等列强闻风提出签约要求,清朝君臣认为,“西洋各国以通商为性命,制驭之术,全在一切持平”,从而签订了更多的对外条约。据此可知,当时清政府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B.突破了传统外交的束缚
C.对列强采取了分化策略D.初步具有近代外交理念
3 . 19世纪80年代,有人上书痛斥海关征收关税的乱象:“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致华商人人气短。”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洋人利用片面最惠国待遇巧取豪夺B.中国海关管理半殖民地化严重
C.中国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差别显著D.关税管理存在崇洋媚外的倾向
4 . 下表呈现的信息反映出
地区广州上海
年份1845年1850年1845年1850年
茶叶出口(磅)7600万5500万380万2200万
生丝出口(包)68004300640017000
对英国贸易总额(元)3100万1600万1100万1200万

A.率先成为通商口岸的地区贸易量增加
B.中国对英国的贸易由出超转为入超
C.19世纪中期中国外贸中心转移趋势
D.上海取代广州成为了新的经济中心
5 .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
6 . 《南京条约》签订后,耆英等人面见道光帝时提出:“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人民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已授予英国领事裁判权B.为了防止华夷杂处滋事
C.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D.迫切处理中英商务矛盾
7 .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圆明园的遗址日本军制造的旅顺大屠杀

A.中华民族的屈辱B.中国人民的抗争C.天朝体制的崩溃D.民主革命的实践
9 . 1858年一名侵华英军的军官写道:“中国官府惧怕我们的武力,并且对他们的正当权利一无所知,惧怕和外国人打交道。外国人变得更加猖獗,可以为所欲为地施展恶行,社会渣滓都被吸引到这个国家。”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
①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国家主权
②清朝地方政府的官员愚昧无能
③列强在中国攫取了领事裁判权
④沿海地区沦为列强的势力范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认为“关税协商”是中国外交的胜利,新税则“值百抽五”的规定比先前的税率略有提高,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这表明清政府
A.以“天朝上国”自居B.坚持朝贡贸易政策
C.外交水平领先世界D.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