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2 道试题
1 . 1840年8月15日,钦差大臣琦善给英方复函时,放弃“谕”“批”等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此式旋被仿效,成为中国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从12月3日开始,照会中“天朝”两字被悄悄取消,自后成为定例。上述变化
A.表明中英两国实现平等交往B.反映中国国家主权遭到破坏
C.体现了清政府主动学习西方D.折射出传统外交观念的转变
2021-06-01更新 | 1118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840年2月20日,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曾指令赴华全权大臣:“你们应记住:女王陛下政府不想为英国臣民获得不同样给予其他每个国家臣民的任何专有贸易特权。”鸦片战争后,和这一认识直接有关的是
A.美国攫取了在华领事裁判权B.英人享受到片面最惠国待遇
C.清政府固守华夷有别的观念D.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的工具
3 . 鸦片战争前,中国主要外贸商品需从江南、两湖、福建等地运往广州,因此养活了一大批广西籍搬运工。五口通商后,外贸商品可以就近从上海、宁波、福州、厦门等地出洋,于是广西籍搬运工失业了,这成为了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诱因之一。据此推知
A.农民起义冲击清王朝统治
B.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C.民族矛盾激化了阶级矛盾
D.五口通商推动中国社会结构变革
4 . 近代史学家蒋廷黻指出:“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原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和自由,我方则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场“不能避免的”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中国社会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革命进入民主革命阶段
5 . 1842年英军侵犯南京,清政府被迫在静海寺与英国政府议约,随后在英军舰上正式签订了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 . 道光后期以来,长江流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传统的由“京广大水道” 构成的南北纵向贸易路线,开始转向以上海为中心、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东西横向贸易路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B.五口通商外国商品输入
C.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D.传统商路交通逐渐没落
8 . 近代西方的战争条约,其固定格式是将战胜者置于战败者之前。而《南京条约》中文原件序言第一句是“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该条约所有涉及中英双方的地方,清政府均把中国排在第一位。这表明清政府
A.坚持闭关自守政策B.固守天朝上国理念
C.融入国际条约体系D.维护民族国家利益
2021-03-04更新 | 470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843--1852年,广州港的对外贸易逐步走下坡路,其中心地位日见削弱;自1853年起,广州港在外贸上的中心地位为上海港所取代。这些状况的出现缘于
A.中国外贸格局改变B.政府放弃闭关政策
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0 . 下面是坐落在南京下关区静海寺的警世钟造型,沉稳端庄,色泽古朴,主体高度为1.842米。与这一警世钟相关的历史事件
A.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B.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D.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