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英国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2019-09-04更新 | 106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0-2011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有史书曾记载: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  )
A.清朝缺乏近代外交经验B.清朝不了解世界形势
C.中英两国治理秩序差异D.清朝不懂得国际公法
2019-07-18更新 | 536次组卷 | 5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严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条款是
A.协定关税
B.割香港岛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2019-07-11更新 | 393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855年10月6日,上海福利洋行在《北华捷报》登载广告,“大量出售高品质加利福尼亚面粉,每袋五十磅,极便家用,每袋四元。另有最高品质火腿和奶酪,高档饼干、咖喱粉以及酱料,切条芒果酱,大量鞋、靴,大小灯罩和烟囱,以及其他各式商品。”材料表明
A.西洋商品较多涌入上海市场
B.民族资本涉业范围十分广泛
C.近代广告业由此开始并发展
D.国人饮食习惯发生深刻改变
2019-05-18更新 | 463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由清初建立起来“天朝”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全然被废除。各通商口岸需要实行一种新制度。尽管《南京条约》在文字上,对这种制度未作过多的具体规定,但从精神上理解,应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该学者认为,《南京条约》
A.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为以后列强扩大战争埋下伏笔
2019-05-14更新 | 2277次组卷 | 37卷引用: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7 .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条规定:“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B.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C.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
D.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
2019-04-15更新 | 177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第一道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卷
8 . 在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多次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些条约的共同之处不包括
A.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证明“弱国无外交”
C.均涉及割地、赔款、开埠
D.列强实行炮舰外交政策
2019-04-05更新 | 262次组卷 | 22卷引用:福建省闽侯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在《南京条约》的谈判中,中方没有翻译,对约文的英文本全不过问;而对中文本的字句也不做仔细的斟酌。这本质上反映了清政府
A.不懂依据国际公法
B.具有半殖民地化特征
C.缺乏近代外交经验
D.成为列强操纵的傀儡
10 . 陈旭麓评价某场战争时说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D.北伐战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