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时间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D.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2023-12-23更新 | 185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铜川阳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它开启了近代中国长期遭受西方列强掠夺与奴役的所谓条约制度,开始形成新的完全的不平等的中外关系,中国逐渐进入条约时代。”材料中的“它”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天津条约》
3 . “这场可耻的战争让文明世界在远东获得了贸易上的极大便利,而大清国却开始丧失她控制毒品进入其国境的全部国家权力,整个国家的财政在急剧缩减。”这场可耻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 晚清爱国诗人张维屏在诗中写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关于此次斗争说法正确的是()
A.斗争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只局限于保卫家乡不值得称颂
C.清政府对斗争采取了支持的态度D.是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
2022-06-29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斗的历史。所谓屈辱主要体现在历史的“沉沦”时期,所谓奋斗,主要体现在历史的“上升”时期。这不是说历史的“沉沦”时期没有奋斗,那个时期中国人民有过不少次的奋斗,但是,由于觉醒程度不够,物质力量不够,斗争经验不够,那时候中国人民的奋斗还不足以制止中国社会的“沉沦”;在历史的“上升”时期,不是没有屈辱,但由于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艰苦奋斗,终于制止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滑向殖民地的企图,中国社会避免了继续“沉沦”。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摘编自张海鹏翟金懿《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6 . 《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订后,不少西洋人进入中国。清政府并没有想好如何管理这些西洋人,它能想到的办法就是中国古代的羁魔政策,让洋人管理洋人,总比让中国人去管理更省心。这反映清政府()
A.国家主权意识淡薄B.传统华夷观念转变
C.被迫出卖国家主权D.活用古代政治智慧
7 . 经历了旧中国百年耻辱后,新中国走过了73年辉煌的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仅是一个军事问题,还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向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在向近代文明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材料二:19499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们在天安门广场,挥铲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毛泽东当场宣读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材料三: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材料四:201912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摘自网络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鸦片战争使中国“重新向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三十年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能得出哪些认识?
2022-06-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长期以来,除人参、茶叶、大黄等,大量的中国植物和中草药仍然未被英国认识,被视为奇异的事物。19世纪中叶,英国的植物标本网络逐渐扩展并覆盖了中国全境,最终成为英国中药研究的支柱,使中药脱离了神秘色彩。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A.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传播B.英国政治经济占据优势
C.中国传统医学独特神秘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9 . 《南京条约》签订后,负责谈判的钦差大臣继续与英方交涉,以对条约进行补救。其中一条是:“英国除广州外,多得四处……系大皇帝天恩。今后若他国要求去四处口岸通商,应由英国与之讲解,使仍在粤通商,无致生事。”这说明清廷
A.承认英国世界霸主地位B.被动融入国际外交体系
C.利用英国维护国家主权D.在传统思维下应对变局
10 . 鸦片战争后,浙江的南浔镇辑里丝开始大量出口。湖南、福建的农民开始大量种植茶叶。他们将茶叶“卖与收购商贩,收购商贩或将茶运到通商口岸去出卖,或在当地卖与茶商,洋商又从茶商之手购买”。这种状况(       
A.能够加速农村社会经济转型B.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C.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快速发展D.表明中国日益沦为西方附庸
2022-04-24更新 | 336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洋县等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