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有西方学者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原因是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拒绝了西方国家提出的增开通商口岸的要求
D.西方国家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达到目的
2019-01-0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854年英法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断然拒绝。1856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当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据此可知
A.清廷拒不承认西方的平等地位
B.西方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
C.清廷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
D.西方挑战满清统治的合法性
3 .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下列哪次侵华战争中?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8-12-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咸丰皇帝亲自批准的《天津条约》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但不久,他就借上海关税谈判之机,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自由贸易为条件,将取消公使驻京等条款作为“第一要事”。这主要说明
A.清政府极力维护国家主权
B.清政府不认真履行条约
C.统治者天朝上国思想严重
D.清政府接受了自由贸易的主张
2018-11-10更新 | 906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国近代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史,一个个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其中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协定关税
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④增开天津为商埠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6 . “值百抽五”的税则是西方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获取的一项重要经济特权。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进出口货物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收关税。”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低税率国家。“值百抽五”
A.使列强控制了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B.适应了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的需要
C.加速中国经济近代化
D.有效减少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
7 . 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在“剿夷”与“抚夷”的问题上曾摇摆不定。如果说(清政府)对外的“抚”字在鸦片战争初起时还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让步,而到19世纪末几乎已成“降”的同义词。“抚”字含义的变化实质上反映出
A.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博弈
B.民族危机的加剧与深重
C.清政府国际地位的下降
D.不平等条约的发展延伸
8 .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棉货输入一度十分强劲,在入口诸货中,除鸦片外,棉货占绝对多数。不久后,英国在华棉布销售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其销售份额棉布不及英国海外市场的10%,棉纱的3%,其主要原因是中国(  )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传统经济结构根深蒂固
C.通商口岸开辟有限D.传统手工业的优势犹存
2018-10-01更新 | 298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图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虎门销烟
D.甲午中日战争
10 . 击败阿古柏后,左宗棠曾说:“关陇新平,不及时归还国家旧所设地,而割弃使为别国,此坐自遗患。”清政府依据其建议,采取的政策是
A.派兵收复新疆
B.设置新疆行省
C.在哈密建立抗俄基地
D.签订了《改订条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