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
A.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
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D.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
2020-10-17更新 | 218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新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开学分班考试 高二历史
2 . 1857年,马克思在《纽约论坛报》上发文谴责,战争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当时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 . “1859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五车银币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而已。”这五车银币有可能来自于
A.《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B.《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C.《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4 . 1860年英法攻入北京前,清政府与联军谈判期间扣留了对方39名人质,将大部分英法侨民关押在圆明园,并导致20人惨死。事发后,额尔金下令火烧圆明园,其秘书也说道:“圆明园是清帝的一个统治中枢,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北京城内的清宫。焚毁圆明园,对于清帝的骄倨和情感两方面,准定是一个大打击”。通过这段材料可知,联军火烧圆明园
A.主要为了打击清政府的无理愚昧B.属于蓄谋已久的强盗行为
C.实属两国于无奈之举动D.暴露了列强侵略与掠夺的本质
5 . 中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两国“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去)大清、大英两国京师”,并对驻外公使待遇、来往礼节做了规定。这反映出
A.清廷舍弃了传统外交观B.该条约体现友好协商原则
C.英国谋求扩大侵华权益D.中英间形成平等外交关系
6 . 1857年3月,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人权横遭侵犯……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说明
A.清政府有效地抵抗侵略者B.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
C.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正义性D.各地民众自发组织抵抗侵略
7 . 2019年11月,港澳知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将圆明园被劫掠的十二生肖兽首之一的马首铜像(见如图)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导致包括这尊马首在内的十二尊兽首流失海外的侵华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中法战争
9 . 2019年9月17日“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在展品中有“圆明园青铜虎蓥”、“圆明园马首”等珍贵的回归文物。劫掠圆明园珍贵物品的侵略者是
A.英法联军B.俄国军队C.八国联军D.日本军队
10 . 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政府逐渐改变“以不治治之”的传统边疆政策,根据近代西方国际法“实效管辖领有论”原则实施改革,加强了对台湾领土的实效管辖。这说明清政府
A.治国策略发生根本转变B.开始把台湾纳入管辖范围
C.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D.边疆管理体制在逐步转型
2019-12-1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