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民国中学教材《评注国史读本》写道,“鸦片之战,为西力东渐之第一著,而同盟军之役次之”,并强调“鸦片之战”后的鸦片不绝是“辱国病民,不亦甚哉”,“同盟军之役”中的咸丰出逃、城下之盟更是“辱国甚矣”。下列论述符合该书观点的是(     
①“鸦片之战”揭开了近代化第一篇章   ②将战败和国耻联系起来
③“同盟军之役”指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城下之盟”取得设厂权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下列历史解释合理的是
选项史料历史解释
A《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2100万银元鸦片战争中英国损失共计2100万银元
B《北京条约》:准许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英法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D《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列强的殖民地

A.AB.BC.CD.D
2022-04-28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北G2联盟(嘉兴市第一中学、湖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这是民族之殇,也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民主意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咸丰庚申中英之战”指的是什么?该侵华战争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产生了什么不利影响?
(3)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4)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