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3 道试题
1 . 如图为1894年英国在宜昌发行的邮票,内框的图案为宜昌地图可见“海关”“Settlement”等字样。该枚邮票可以用于实证(     

A.沿海通商口岸的近代化B.洋务派引进西方近代邮政
C.列强对中国主权的侵犯D.中西地图绘制技术的融合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1877年,《纽约时报》记述:扬子江航段的本地船商,在准备好资金、买卖和货物发运等事宜后,将船只委托给一家外国商号,便能获得清政府颁行的洋船“准予通行证”,从而躲过各航段要求缴纳的高额厘金、捐税等。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晚清海关关税收入削减B.列强取得在华内河航运特权
C.土洋商船获得同等权益D.清政府放宽商业贸易的限制
昨日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3 . 1898年2月,伍廷芳上《奏请变通成法折》支持“自辟商埠”,并提出:“租界之设,专为通商;遍地通商,则应收回租界。”他还提出了“分年开办”的具体方式,主张先在沿海地区试办,随后次第所作所为,“或十年或二十年,我自主之”。这反映了(     
A.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腹地
C.晚清开明官员试图维护国家主权D.清政府迫切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晚清驻外公使使前原有官阶统计表,据此可推知(     
官阶1875-18941894一19001901-19061907-1911
二品4216
三品3208
四品6446
五品7200
七品3100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国人摒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
C.外交日益受到清政府重视D.晚清驻外使节官阶不断提高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57年3月,马克思评论道:“这一切都是在‘中国人的挑衅行为危及英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这种站不住脚的借口下发生的!……英国人控告中国人一桩,中国人至少可以控告英国人九十九桩。”材料可用来印证,马克思(     
A.有意支持中国人民的抵抗B.有力揭露侵略者的残暴行为
C.明确指出鸦片战争的实质D.全面评价鸦片毒害身心健康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中国近代主要港口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表(1870—1895年)(单位:%)。由此可知(     
年份上海广州天津汉口其他总计
价值(1000关两)
187063.613.41.51.719.8118.988
187555.211.62.94.226.1138.907
188057.89.93.44.824.1159.523
188556.410.53.34.924.9154.413
189045.912.03.02.736.4215.903
189552.010.64.41.731.3323.240
A.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渐趋紧密B.通商口岸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加剧
C.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了变化D.天津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三门峡部分名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7 . 下表反映了汉口开埠的协商过程。章程的内容变化有利于(       
1861年英国使臣巴夏礼草拟《长江通商暂行章程》该章程要求“长江一切税收统由江海关或镇江海关征收”;英商在上海完税后,“自镇江以上、汉口以下沿途任便起货、下货,不用请给照单,不用随纳税饷”
1862年湖广总督官文、海关税务司赫德拟定《长江税收章程》该章程明确规定长江贸易仅限镇江、汉口、九江3个口岸;江汉关对外洋直入汉口的船只有完整的征税权
A.维护清政府对海关的主导权B.促进汉口进出口贸易发展
C.密切汉口与内地的经济联系D.抵制列强对华的商品倾销
2024-04-2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一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被迫向近代世界敞开国门,清王朝开始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奇变”。一部分主持外交的清朝官员从中意识到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已经出现,开始对传统外交进行反思,认为“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诚未见其效也”“盖不变通则战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在历次对外交涉中,西方各国“往往辩论事件,援据中国典制律例相难”,清政府深感“九州外之国林立矣,不有法以维之,其何以国”。因此,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以应时局,成为当务之急。1864年,总理衙门出资刊印汉译本《万国公法》,并发南北洋大臣及各通商口岸参考应用。此后,《万国公法》《公法便览》《公法会通》等一批国际法名著相继被译成中文。

——摘编自张卫明《晚清公法外交述论》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引进与翻译国际公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清末引进与翻译国际公法的影响。
2024-04-2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六)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67年,中英《天津条约》10年修约期限将至。恭亲王奕䜣广泛征求各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地方大臣的意见,以期集思广益、未雨绸缪,“如能减一分之害,即可收一分之益……总宜竭力为之,俾勿疏漏,以期补救挽回”。同时请派蒲安臣出使有约各国。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       
A.试图与西方建立平等外交关系B.国家主权意识有所增强
C.提倡用国际法来解决国际争端D.积极抵制外交的近代化
2024-04-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10 . 下图所示文物在2018年11月回归祖国后,由国家文物局划拨给国家博物馆收藏。近代时,该文物最可能(     

西周青铜“虎鎣”(原为圆明园藏品,一度流失海外百余年)
A.流失于边疆危机之时B.因五口通商便利而被出售
C.见证英法侵华的暴行D.体现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