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增开天津、牛庄等十一个通商口岸,甲午战争后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这反映出(       
A.清朝主动实施对外开放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
2 . 下图为我国的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其现状有直接关系的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B.第一次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
2024-01-1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晚清时期,常关、海关、厘金局三者业务范围变化示意图如下: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注:常关负责管理水路沿岸与主要内陆贸易,收入归中央;厘金局负责管理地方贸易,收入主要归地方。
A.清政府财政自主权逐步削弱B.列强资本输出缓慢增加
C.税收机构重叠影响行政效率D.地方财政收入日益减少
4 . 1906年,清廷设立税务处,除涉及外交支川税项外,所有关于海关关税事务,统归税务处核办,并指挥地方海关监督和通过总税务司(洋员)问接指挥地方税务司(洋员)。这反映出(     
A.清朝中央权力下移的趋势B.晚清关税管理近代化的努力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清末新政收回了海关人事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官员赫伯特说:“推翻清朝并非我们的兴趣,当我们向北京进军时,我们真为我们的行为担心,若随之发生的无政府状态,我们的贸易和茶叶都将化为乌有。”这表明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意在(     
A.维持并扩大对华殖民贸易B.以经济利益诱惑清廷屈服
C.强迫清政府允许公使进京D.借助太平天国向清廷施压
6 . 1860年《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这是清政府首次明确允许本国人民出洋务工。19世纪后期英国招募的华工,主要在澳大利亚、南非、东南亚等地采矿。美国也大量引进华工,修筑铁路或在种植园从事繁重的劳动。以下关于华工问题的评论,正确的是(     
①工业革命使西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②清政府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海外
③补充奴隶贸易终止后劳动力的不足   ④西方侵略势力掠夺中国劳动力资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6-20更新 | 65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鸦片战争后,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清朝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初制定的海禁律例从根本上被打破。1870年,《大清律例》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以保护海外华侨。上述材料说明(     
A.清廷改革受西方法律影响明显B.条约体系与中国国内法关系密切
C.清朝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D.清政府通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
2023-06-14更新 | 5874次组卷 | 49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虽与英、法等国一起行动,但却一直以中间人的面貌出现,并曾正式致函清廷,表示愿意“调停”中国与列强之间的冲突。这使当时清廷上下形成了利用沙俄“调停”“以夷制夷”的共识。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A.尚未认清帝国主义侵略本质B.注重捍卫国家主权
C.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D.缺乏近代外交理念
9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美国拒绝同英法合作对中国发动战争。美国国务卿菲什向驻华公使镂斐迪指示:你要向中国表示美国的诚意……同时,清政府须“履行它同美国经由各项条约或协定所承担的一切诺言和义务”。对材料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美国在华势力受到排挤B.中国的独立受到列强保护
C.中美关系摆脱敌对状态D.美国极力维护其在华利益
2023-05-19更新 | 424次组卷 | 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文综历史试题
10 . 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东南互保”符合列强利益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性
C.传统的宗藩关系逐渐解体D.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东南沿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