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与中国先后签订了
①《天津条约》   ②《南京条约》   ③《马关条约》   ④《北京条约》
A.②①④③B.②④①③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
2022-02-20更新 | 5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清律例》规定:“凡国人在蕃托故不归,复偷漏私回者,一经拿获,即行正法。”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处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无论单身或愿携带家属,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中法《北京条约》也做出了类似规定。

材料二   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广东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育,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

“(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在中国人出国问题上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大量华工出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结合所学,谈一谈美国华人移民带来的历史影响。
3 . 民国中学教材《评注国史读本》写道,“鸦片之战,为西力东渐之第一著,而同盟军之役次之”,并强调“鸦片之战”后的鸦片不绝是“辱国病民,不亦甚哉”,“同盟军之役”中的咸丰出逃、城下之盟更是“辱国甚矣”。下列论述符合该书观点的是(     
①“鸦片之战”揭开了近代化第一篇章   ②将战败和国耻联系起来
③“同盟军之役”指第二次鸦片战争       ④“城下之盟”取得设厂权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 . 1844年,中美、中法签署条约规定十二年后修约。英国援用条款,称其亦可以享受十二年修约之权利。英国攫取“修约之权利”的依据是(     
A.五口通商B.“门户开放”C.片面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有人企图转移对主要问题的追究,给公众造成一个印象:似乎在亚罗号游艇事件以前就有大量的伤害行为足以构成宣战的理由。”英人的“残暴行动”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6 . 1858年的某条约规定:大清大皇帝允“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或在英国所属各处,或在外洋别地承工,俱准与英民立约为凭,……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之后,其它列强也与清政府签订类似条款。这类条款的实施
A.使黑奴贸易彻底成为历史名词B.形成苦力贸易推动英国资本原始积累
C.促进了美国种植园经济的繁荣D.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的经济文化发展
7 . 这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 英国驻华公使布鲁斯受命在北京换约受阻,他宣称:“赴京师乃攸关权利而非出于恩赐”,于是强行突入大沽,结果被清军击败。英、法决定再次组织联军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跟这次换约风波直接相关的侵华战争
A.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B.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D.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9 . “'洋药'准许进口贸易,每百斤纳进口税银30两”;“英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往来”;“法国兵船可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英、法获取上述特权始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为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西方侵略者采取的措施有
①控制中国海关          ②强迫清政府增开更多的通商口岸
③私自设立工商企业   ④获得内河航运、内地通商等权利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5-28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2届高三5月第三次选考科目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