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1950 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 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这一调整
A.基于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B.保证了“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基本确立
2021-06-01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53年春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占农村人口92.1%的贫农、中农,占有全部耕地的91.4%;原来占农村人口7.9%的地主、富农,只占有全部耕地的8.6%。材料反映出土地改革
A.完成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B.消灭了中国农村的剥削阶级
C.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为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3 . 1949年,刘少奇指出:与民族资产阶级至少“可搭伙10—15年”,如果过早消灭,“以后你还要把它请来的”。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有利于当时
A.经济领域合作化的推进B.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
C.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D.确立国营经济主导地位
2020-12-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949年4月到1950年3月,先后发生了四次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物价上涨风潮。同时,金银、外币的黑市交易活跃,高利拆借等金融投机活动猖獗,严重影响人民币发行和币值稳定。这一时期我国货币金融政策的目标是
A.推进人民币发行和全国币制统一B.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调配物资,打击投机倒把现象D.防止通货膨胀,确保金融稳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统计,1949年中国的电影观众有0.5亿人次,主要集中于城市,电影收入为205.8万元;1952年中国的电影观众有5.6亿人次,其中城市观众为3.8亿人次,农村观众为1.8亿人次,电影收入为2621.1万元。这反映出
A.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形势趋好B.科教兴国促进了电影业的发展
C.三大改造推动了电影业发展D.电影业发展缩小城乡文化差距
2020-11-2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方寸之内惊天地,咫尺之间阅古今。邮票,常常以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物古迹、文化典籍等作为题材,以小小的“方寸之地”承载着往昔的历史。1949年以来,我国发行了多套农村题材的邮票,它们见证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迁。



请结合所学知识为上面三张邮票各自配上合理的文字说明。(要求:紧扣主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达成文。)
7 .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粮食增长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信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土地改革使农业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020-10-05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室专家杜润生曾指出:土地改革实质上是政治斗争,是为建立农民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农村称霸一方的封建势力代表和国民党的武装匪徒扫除。如果不摧毁反动势力,就分配土地,光搞经济,不搞政治,群众就会感觉没有政治依靠。我们第一步先建立农会,第二步再分配土地。材料强调土地改革
A.完成了民主改革的基本任务B.为新建乡村基层政权奠定了民意基础
C.解构了旧有的乡村统治秩序D.是为恢复农业生产而制定的经济政策
9 . 1950年8月26日,邓小平在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谈话中指出:“在西藏,要使生产发展起来,人民富裕起来。只有这件事办好了,才能巩固民族团结。”邓小平的这段讲话在于强调
A.应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西藏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C.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出发点D.鼓励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10 . 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74.7%,1957年为62.3%。这说明该时期(  )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D.我国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