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列表格是协新毛纺织染公司解放后历年盈亏比较(单位:元)
年份
项目
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备注
盈余¥11220166491.20¥2416621379.03本公司锡沪两厂资本合一,盈亏合并计算,故不个别计算盈亏
亏损¥1478174036.65¥7997797349.63

——《协新公司公私合营申请书》,1954年4月9日,上海市档案馆藏档


短短几年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协新毛纺织染公司盈余、亏损波动很大,主要原因是(     
A.政局不稳B.政策调整C.战争影响D.外部封锁
2023-04-17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3届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2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夕,在共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了中国农业的现代化目标,其主要内容是“集体化和机械化”的模式。20世纪60年代,我们逐步了解、研究了美国、日本以及法国、荷兰、比利时的西方国家农业发展的事实,同时知道中国的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水平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个时期对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变为实行“四化”:机械化、化肥化、水利化、电气化。这是我们对农业现代化认识的第二阶段,中国开始重视和借鉴西方农业现代化好的经验。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入了新时期。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农业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制度创新、价格机制、非传统要素投入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等,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中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无论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装备条件、农业管理手段,还是农业组织化程度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进展。

——黄道霞《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
2023-03-01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2 年 11 月 ,全国粮食机构合并改组、合署办公 ,加强对粮食的掌握与运用 。在粮食流 通领域 ,全国的国营粮食商业销售量占社会上公私销售总量的比重 , 由 1950 年占 20%左 右 ,上升到 1952 年的 51%左右 。这有利于(     
A.土地改革顺利进行B.新的经济秩序建立
C.农业合作社成立D.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49年天津解放后到50年代前期,党和人民政府深入搬运工人群体开展工作,实施了如逐步消灭剥削,改善生活;建立并依托工会,加强劳动保护和救济力度;开展系统的文化启蒙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措施。这些措施(     
A.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有利于增强党的政治凝聚力
C.调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热情D.顺应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23-01-12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保证军粮供应,明代继承元代的军户制度,政府于驻军所在地分拨田土,兵士屯种自给。军屯组织与卫所制度相适应,因而卫所屯田遍及全国。洪武年间,明政府采取移民屯种的方式,将狭乡人民大量地向宽乡迁移。为了保障边防军粮供给,明政府规定盐商运粮到边地可以换取政府的贩盐执照,然后持盐引到指定的盐场领盐,再到指定的地区贩卖,即“开中之法”。至清代屯田种类繁多,数额很大。特别是在新疆统一后,为戍守需要,从内地调派大批军民到新疆,掀起大规模屯垦戍边的热潮。在天山南北,主要是在北疆地区大办各种屯田。屯田最初以军屯为主,并逐渐发展到民屯、遣屯、旗屯、回屯等多种形式。到1840年,新疆各种屯田共有屯丁11万多人,垦地近300万亩。

——摘编自高德步《中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按计划有序展开,军队也开始逐步推行义务兵役制度。10月,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全部就地集体转业,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脱离军队系统,成为正规国营农场。随着兵团事业的发展,兴建了一大批工矿企业。其中包括钢铁、煤炭、建材、机械、水泥、造纸等生产资料工业,门类多达上百个。20世纪60年代初期,兵团奉命在新疆边疆地带建立农牧团场,以完成中央交付的屯垦戍边任务,兵团先后在2000余公里的边境地点建立了58个农牧场团。这些场团分布在新疆9个地区的26个边境县,形成一个纵深达30公里的团场带。在新开辟的绿洲上,兵团在我国较早实行机械化生产和科学种田,建立了大批社会化生产的国有农场。1988年以来,兵团每年拨出一定数额的款项用于扶持生活贫苦的少数民族职工,帮助他们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摘编自李东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演进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新疆地区屯田推行的特点及顺利推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作用。
6 . 货币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部分,对货币主权治理得当与否,与国家盛衰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管汉晖《宋元纸币流通及其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兼论中西方货币史演变路径的差异》

材料二   清代长期采用制钱与银两并用的双重本位制,银锭由各地自由铸造,名称不同且成色各异。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一方面使中国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刺激了国内新经济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咸丰年间(1851-1861年),为了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清政府大规模发行纸币,加剧了通货膨胀和币制的混乱,双重本位制逐渐崩溃。1889年,清政府开始进行币制改革,1910年终于初步创立起了近代化的银元制度。

——摘编自胡天琼《清末币制改革述评》

材料三   1948121日中国银行成立并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在发行中必须坚持三条原则:坚持经济发行,反对财政发行;坚持计划发行,反对盲目发行;坚持中央集中统一发行,反对分散发行。在国家一系列统一财经政策的配合下,很短的时间内就结束了国民党时期持续十二年的通货膨胀局面,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为开展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货币演变的基本路径,并分析宋元时期纸币盛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币制改革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我国建国初期的货币政策。
7 . 新中国初期,政府在发行公债的同时,还组织城市工人家庭等社会各界积极参加储蓄。为此,上海等地提出了“功在国家,利在自己”的宣传口号,各地厂矿工会也纷纷成立互助储金会。这些举措旨在
A.形成金融领域的计划体制B.配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C.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D.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2022-06-18更新 | 844次组卷 | 9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