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恢复国民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49~1952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从维护社会秩序和工作需要出发,组织以工代赈人员超过2.9万人,完成以工代赈工程46项,整修道路68条,整修人行便道34万平方公尺,整修桥坝14座。该时期实行以工代赈有利于(     
A.消除贫富差距B.调整工业结构C.完善基础设施D.促进政权认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0年4月,陈毅在讲话中指出“处于新民主主义管理之下的上海”,依靠国内的充分供应,“物价转入稳定,脱出通货膨胀的苦海”。他指出通过这场风波,“上海正在起变化”。陈毅的讲话(       
A.成为“米棉之战”的指导思想B.强调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C.助力了上海公私合营的开展D.肯定新政权的社会治理能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过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不仅沉重打击了投机势力,而且充分显示了人民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治理能力。到19504月,全国财政收支果然出现了接近平衡的新局面。长期以来民众深恶痛绝、国民党政府一筹莫展的恶性通货膨胀的状况,终于根本改变。 “如设19503月的批发物价指数为100,当年12月下降为85195112月为92.4195212月为92.6。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把形势险恶的市场物价完全稳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毛泽东曾高度评价这次平抑物价、统一财经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摘编自李攀《财经战线的淮海战役》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土地短暂的私有化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推动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村进行的制度改革逐步确立并推广,适应了当时最广大农民的需求,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升,极大地解放与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摘编自杜志雄《70年中国粮食发展的成效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财经战线的淮海战役”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80年代,我国提高粮食产量的举措。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2 年 11 月 ,全国粮食机构合并改组、合署办公 ,加强对粮食的掌握与运用 。在粮食流 通领域 ,全国的国营粮食商业销售量占社会上公私销售总量的比重 , 由 1950 年占 20%左 右 ,上升到 1952 年的 51%左右 。这有利于(     
A.土地改革顺利进行B.新的经济秩序建立
C.农业合作社成立D.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现状,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951年12月,毛泽东指出:“完成工业化当然不只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一切必要的轻工业都应建设起来。……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1953年6月,毛泽东讲道:“为了保证国家的独立,我们在编制五年计划时要把建设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以增强国防力量,向社会主义前进。”

——摘编自《毛泽东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辑要》

材料二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讲话,他指出: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过去朝鲜还在打仗,国际形势还很紧张,不能不影响我们对沿海工业的看法。现在,新的侵华战争和新的世界大战,估计短时期内打不起来,可能有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和平时期。

——摘编自何玉长、李波《毛泽东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的回顾与思考》

材料三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里谈道: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大家知道,轻工业和农业有极密切的关系,没有农业,就没有轻工业。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点,目前还没有人看得很清楚。

——摘编胡怀国《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制度:百年变革的理论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工农业发展认识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背景。
6 . 1951年在中共中央指示下,人民群众订立爱国公约运动在全国普遍开展。全国工业企业的爱国增产竞赛运动和农村的爱国丰产竞赛运动搞得热火朝天,有的劳模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这一运动
A.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B.响应了国家根本利益的需要
C.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封锁政策D.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50-1953年间,中国各地政府就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为城市土地所有权人换发了新政权颁发的《房地产所有证》,并要求“凡土地房屋之买卖、典当、赠予或交换,均应凭土地房屋所有证,并由当事人双方订立契约,由承受人依照本条例缴纳契税”。这种做法
A.有利于农村土地自由流转B.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要求
C.是国有制确立的必然产物D.巩固了新生社会主义政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